設計部落:shejibuluo
對很多人來說,想要留在一個城市
必然要在這個城市里安家
安家,才能找回小時候
父母給的那種安全感
本期《夢想改造家》回到上海
來到了秦先生和戚小姐的這個
▽
34m2,手槍戶型的五口之家
△ 秦先生一家五口
秦先生和戚小姐的家
位于上海浦東上南路上
這個建于86年的老公房
整體建面僅46㎡,套內僅34㎡
△ 房屋位置示意圖
戚小姐當時選擇這里
也是因為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分隔出的2室1廳1廚1衛
每個都還是明房
△ 入戶門示意圖,改造前戶型圖
可畢竟是手槍戶型,加之面積嬌小
除了要穿過別人家的玄關才能進屋外
還和鄰居共用一個大門
也真的是足夠匪夷所思了
就這樣,34㎡的空間里
5口人日以繼夜地共同生活
可以說,自打這小兩口買了房以后
就過上了和以前,完全不一樣的生活
買房前后截然不同的人生
在上海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買了房
一般故事發展下去
應該是男女主角寫手走向人生巔峰了吧
什么?走向人生巔峰?
別開玩笑了
他們這算是開啟了上鎖的人生
兩口子婚前喜愛的舞蹈、健身、
繪畫、桌游、電影
統統上了鎖,束之高閣
就連爺爺奶奶的愛好
都從此被打入冷宮
老人家的生活從每天早上的
彈鋼琴吊嗓子
變成了買菜做飯帶孩子
“問題戶”
如果僅僅如此也就罷了
畢竟生活除了詩和遠方
還有柴米油鹽醬醋茶呢不是?
可問題還多著呢
入戶通道狹窄
采光不佳自是不必再說
更是一進門就正對廁所
既不雅觀也少了些隱私感
廚房小到不能同時供兩人使用
別說戚小姐想要烘焙區了
就連收納和基本使用都是捉襟見肘
油煙?就靠客廳門口的一張軟簾
爺爺日常吊嗓變成了在廚房哼哼
熱的饅頭大汗是常有的事情
旁邊的洗衣機
已成為小米寶的換鞋凳
衛生間別說干濕分離了
每次如廁都像是一次面壁思過
從原先客廳中分隔出來的小客廳
實在是太小而施展不開
在這里
大家甚至約定了分時段使用規則
看起來大的主臥實際上外強中干
面積上的絕對優勢
也是將原先陽臺收納進來的緣故
也因為這個飽受雨水的困擾
朝北的次臥是爺爺奶奶的房間
潮濕到床墊甚至能擰出水來
這里還是一家人晾衣服的地方
和爺爺的小茶室
請看89年設計師劉津瑞
為我們帶來的本期《夢想改造家》
13步就能走完的家
巧鑒蘇州園林,開啟小宅中的大空間
原先的格局分配已將空間利用到極致
于是設計師只能在現有結構下
借鑒蘇州滄浪亭中“翠玲瓏”一景中
對各空間對角線相交空間的疊加利用
而爭取空間最大化
翠玲瓏里友一個一波三折的結構
三間方形房間從角部相連
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
這樣的設置不僅做出了空間的層次感
也讓小空間具有了更大的縱深感
于是,設計師在秦先生的家里
分別嵌入了兩個“翠玲瓏”結構
① 入口—玄關—老人房
② 廚房—玄關—客廳
△ 改造前后戶型圖對比
通過這樣的嵌套
加上對墻體和空間的微調
改造后 ①號 “翠玲瓏”
視距從1.7m延伸到了6.2m
②號“翠玲瓏”的視距
更是從3.5m增加到了7.5m
△ 改造后活動區域、視線示意
通過對空間的微調以及墻體減薄等
爭取出更多的空間
在擴充人的活動區域的同時
也增加了屋內的儲物功能
原先室內雜亂無序
且又過于局促的收納
被改造后這總計22㎡的收納空間
完美取代
就這樣設計師在垂直空間不足
水平空間不足的情況下
通過兩處“翠玲瓏”
充分利用斜向空間
讓小房子也能具有大視野
34㎡奇葩小宅秒變100㎡宜居之家
一進門先看見了爺爺的面臺
抬手間,發現左邊壁龕一樣的換鞋凳
換鞋凳旁的壁柜還留有收納空間
相比之前狹小的走道
現在的玄關真是寬敞明亮
看上去不起眼的面臺原來另有玄機
不僅可以做拉伸處理
細究之下還能是大家的早餐臺
站在這里隱約能看見老人房的景致
墻邊的洞洞板
讓收納更加便捷和靈活
旁邊便是嶄新明亮的廚房
原先在廚房里轉個身都難的爺爺
這下可是可以大展拳腳啦
水池上方留下的透明的壁龕
還能讓爺爺在做飯的時候
看到老伴彈鋼琴的身影
合理化的空間利用
讓雙開門大冰箱在小宅中也成為可能
從廚房出來繼續向里
一個木質的秦字logo
讓人瞬間有了回家的感覺
右手邊便是爺爺奶奶的房間
原先一家人晾曬衣服的地方
變身奶奶的鋼琴間
MINI飄窗上已擺好了茶具
化身爺爺的茶室
為節省空間廚房門和老人房門
都做了移門設計
沒有隱私需求的時候打開
還能讓空間更通透
△ 從老人房看客廳和玄關
△ 從客廳看老人房
老人房一出來
就能看到張掖丹霞地貌的夯土電視墻
不僅能起到吸音隔音的作用
還寄托著秦先生一家淡淡的鄉愁
△ 客廳
原先客廳和主臥中間的隔墻被打開
不僅視覺上看起來更大
白天采光也佳
△ 夯土電視墻
設計師還將客廳處原本不高的層高
劃分成上下兩個空間
下方的活動區域
根據家人的平均身高留足高度
△ 客廳上方的游樂場和玻璃天窗
上方是小米寶的游樂場
全軟包覆蓋加上繩索保護網
保證小米寶獨自玩耍的安全性
頂部透明的玻璃天窗
也讓她被關注卻不被刻意打擾
就算將來小米寶長大后
這里也可以被改成儲藏或其他空間
可滑動爬梯不僅方便使用
也不占地兒
就連客廳的茶幾
都隱藏著十八般武藝
△ 可變餐桌的茶幾
人多的時候可以秒變餐桌
滿足多人聚會需求
哦,對,設計師還解鎖了夫妻兩的電影愛好
將投影也裝在這個小客廳里啦
這下就算來個影音趴
也是不在話下的
△ 主臥和客廳間的移門
以書桌和沙發的邊緣為界
一扇活動移門的存在
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將空間區劃開來
榻榻米的應用
讓主臥空間變身多功能區
白天,可以是家人的活動室
或者米寶的第二娛樂場所
晚上便回歸臥室的屬性
給夫妻兩安靜的一隅
不管是健身工作,還是閱讀畫畫
都將不在是束之高閣的曾經
△ 隱藏的鏡子和可擦除墻面
隱藏的不只是鏡子
后面白色可擦除墻面
還是米寶的畫板
△ 主臥的收納空間
榻榻米都出現了,收納還是問題嗎?
22㎡的收納空間
占到了全屋面積的65%
遠超原萬科住宅設計師逮薇建議的12%
有人說,小戶型是最容易檢驗
一個設計師設計功力和腦洞大小的標準
各色問題都在小戶型里發揚光大
想想都頭疼
可看看現在房子的樣子
再也不是爺爺口中那個
13步就能走完的“火車廂”
你還能想起它曾經的樣子嗎?
?
本期夢改設計師劉津瑞
劉津瑞
1989年出生于江蘇南通,同濟大學建筑系碩士。
目前還不是獨立設計師,受聘于德國gmp國際建筑師事務所。此前有參加過同類節目《生活改造家》經驗,設計比較帶文人氣息,此次改造靈感來自于中國古典園林“翠玲瓏”。
秦先生家裝修總預算:25.58萬,其中硬裝:19.38萬,軟裝:6.2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