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法則(Parkinson's Law)
帕金森法則認為,任務的重要性和復雜度與所分配的完成任務的時間密切相關。這就是不斷迫近的最終時限的魔力。短時限內做出的最終產品質量更高。如果給你24小時去完成一項任務,時間的壓力促使你集中精力去執行,別無選擇只能做最重要的部分。
2009年正好碰到美國的次貸危機開始影響到中國,當時我的搭檔Tiffany離開中國去德國學習精算師,于是就留下我一個人在項目組干兩個人的活。而且那個時候自己又作死,競選成為Shanghai No.1 Toastmasters Club的主席,事情冗雜。當時我做對了一件事情,就是給自己做限制,只花一個小時在俱樂部運營上。每次在開始前,我都會先思考下,“今天一個小時,我做什么才能讓俱樂部運營利益最大化?”一旦超過時間就暫停,把剩余的事情拖到第二天,或是直接拖死。這樣訓練的結果是,半年后,我們俱樂部的注冊會員翻倍,出席人數翻倍,運營基金翻倍,并被Globel Times采訪。
2016年年頭,家里正好碰到一些挑戰,讓我原本每天工作20小時,處理30+事情,不得不壓縮到每天工作4小時,處理4-6件事情。每天一早開始工作前,我一直在反復問自己,“今天做什么,可以讓我在4小時內,收入不減少,影響力不減弱?” 因為當時還扛著房貸,以及高額的生活成本。這樣訓練的結果是,半年后,我的收入增長了20%,個人影響力從線上的2000人迅速擴張到3萬+人。
在我的時間管理的課程里,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把壓力變成動力”,也就是當你給自己一定的壓力,你會爆發出無限的潛能。推薦一種方法,叫做番茄工作法,來自于《番茄工作法圖解》,也就是把自己限制在30分鐘內,你的注意力會高強度對焦在當前正確的事情上。
比如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就會在一開始問自己,“今天只有60分鐘寫作,要做什么才能呈現出吸引人的內容?” 我會行走思考和閱讀,做下便書寫;我會手機飛行模式,把自己關在小房間里,一個人安靜獨處;我會設定兩個30分鐘,鬧鐘一響就停止。我會一開始進行頭腦風暴,然后完成框架——內容——呈現的套路填充;我會……60分鐘后,一篇文章就呈現在大家面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