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聽到一首老歌電話情思,很美好的意境。
很想很想給你打個電話,問問遠方的朋友現在還好嗎?
順便問問你的爸爸媽媽,電話能否把我的問候轉達。
很想很想給你打個電話,也想和你悄悄說些知心話。
一遍一遍撥著電話號碼,電話響著無人回答。窗外的月光慢慢的墜下,帶不走我對你的牽掛。夜霧中的流鶯飄飄蕩蕩,能否把我問候轉達?
問問自己,多久沒有打過電話了?除了工作,我真是很久沒有打過電話了,跟親戚朋友的聯系多數靠微信。
但微信,提供了便捷溝通渠道的同時,也毀掉了很多美好。
168熱線,我家有個小本子,里面有各種信息,具體忘了,但是我偷偷打過,似乎是情感類的。真是偷偷摸摸,也不知話費有沒有貴到被家長發現的地步。
還有當初暗戀的男生,買了201的卡,跑到電話亭里,給人家家里打電話。如果是父母接的,還趕緊說點正事,比如學校的安排啦,作業啦,之類。
那種打電話的感覺,現在不會再有了,這鍋,微信必須背。
且不說電報時代的惜墨如金,電話時代也是要考慮電話費的,但是微信時代可不需要考慮這么多,流量也是便宜且夠用的,所以,碎片化的,海量化的信息,把人與人之間微妙的感情線沖淡了,沖壞了。
工作擠占了大量信息空間,也混淆了白天黑夜,因為互聯網一無國界二不下班。
正如我們經常比喻的:經濟社會登上發展的高速列車。可是,節奏越來越快真是好事嗎?我想未必,事物終有臨界點,快過一定點必將崩盤。
我現在想做的,也是,慢下來,再慢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