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拿下話語權的滴滴,卻突然吃了政策一記悶棍

節后上班第一天,當眾人還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中未走出來,北、上、深幾地交通委員會便又勤快地投入了工作,并且幾近同步地發布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

幾個地方的細則征求稿對平臺、車輛、司機做出了詳細規范。在車輛上,要求從事網約車的車輛是本市牌照,且對汽車排量、車輛軸距做出具體要求;在司機方面,要求司機具備本市戶口,且擁有本市駕照。

對于滴滴等網約車平臺來說,這一細則的放出無異于晴天霹靂。在經歷了幾年的瘋狂燒錢補貼、普惠天下約車百姓之后,滴滴等幾家網絡約車平臺干掉一個個對手,成為僅存的幾個生存者。前不久,滴滴又花費巨額代價收購Uber中國,取得了絕對的市場話語權。然而,還沒來得及從絕對領先中獲得絲毫益處,滴滴卻被交委會粗暴地給了一記當頭悶棍。這一棍,即使不能讓滴滴暴斃,也有可能使其落得終身殘廢。

回首網約車的發展,其速度可謂驚人。這一方面得益于資本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因為其的確幫助很多人解決了打車難的問題。除了解決打車難的問題,從相反角度說,滴滴等平臺也相當于變相解決了一部分勞動力就業的問題。這種雙向互惠互利的共享經濟,因其對產能過剩時代的資源加以整合、充分和效率化地利用,迅速地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然而,由于其發展過于迅速,很多負面的問題隨之滋生而來。約車安全、搶掉出租司機飯碗等等隨時不斷被爆出來。面對這些問題,各方都在尋找恰當的決絕方案。當然,最好的解決方案是由監管部門出面制定相應的規范和管理措施。

當大伙都在為政策應該怎么制定展開充分討論、尚無定論之時,剛剛迎走第67個國慶節,幾地交委會便迫不及待地祭出了大招,只不過這個招式太無新鮮感,房地產市場已經玩了好多年——拿本地戶口說事!

如果說房地產因為其投資屬性,各地一捂再捂沒有辦法控制房價、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的情況下使用此招,其情尚有可原??蓪τ诰W約車而言,使用同樣的套路,與其說是在解決發展中的滋生問題,倒不如說是在粗暴地遏制網約車這一新生事物的發展。

網約車平臺是共享經濟的典范。共享經濟在如今各行各業不斷興起,其正面價值已不容置疑。網約車平臺這一開放平臺,將參與者的潛力發揮到最大,在此之上創新和經濟的產出也會實現最大化。從這個角度看,網約車平臺是符合歷史發展的,它是在對舊有的不合理的出租車管理制度悄無聲息地進行著改造。


當一個有價值的平臺的發展速度超過了監管能力的時候,如何制定恰到好處出的政策,考驗著一個監管部門的智商。若監管恰到好處,而此時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間也能達成一致,所實現的利益超過了各部分利益之和。人們會出于自身利益或至少是整體利益的考慮去遵守或參與。但是,若制定的政策一旦跨過這個點,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之間就會產生沖突。

拿捏好這個平衡的辦法很簡單。共享經濟鼻祖羅賓蔡司曾今提到過,為使共享平臺的群體最大化發揮其潛力,機構的監管人員就不能停留在個體層面,而是應當將調整的重心放到平臺上。這并不是說不去要求每一名車主或乘客填寫表格以通過審核,而是在平臺層面提出類似要求的效果會更好。

回頭看看我們幾個大城市監管部門今天出臺的這個政策,顯然更像是在維護傳統既得利益者。這個細則一旦正式實施,意味著快速成長起來的、具有絕對競爭優勢的網絡約車平臺,將會一下被打回為一個自發組織的出租車公司,且不亞于是在武功盡失的情況下,與傳統出租車公司展開競爭。對于這種狀況,我們只能表示遺憾和無奈。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商業芝士(微信號:shangyeguanlizhihui)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