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一張華為創始人兼總裁任正非在上海虹橋機場獨自排隊等出租車的照片在網上瘋傳,網友紛紛刷屏爭相一睹為快。任正非一夜爆紅,成為多少人夢寐以求的“網絡紅人”。
其實早在2012年,就有網友爆料在機場擺渡車上偶遇任正非,他拎一個舊皮箱,和藹可親,但是臉色不大好,看起來有點憔悴。
網友們的戰斗精神被點燃,有人感動、有人贊揚,但也有許多人表示不屑。炒作、作假、作秀等等詞匯被用在這個老人身上。小初只想說,不了解他苦難的昨天,你又怎能妄評他樸素的今天?
先不管事件的背后究竟如何,但就因為他曾是一位軍人,小初就選擇相信。同樣作為一名退伍軍人,小初深知,軍旅生涯雖不能帶給我們什么實質的東西,但卻可以深深地影響我們的信念,鍛造出鋼鐵意志、執行力和社會責任感。
因為工作失誤被國企除名、后與妻子離婚,44歲的任正非住過棚屋、打過地鋪,背著200萬的巨債和籌集到的21000塊錢資金,創立了華為公司。沒有資本、沒有人脈、沒有資源、沒有技術、沒有市場經驗,但也就是身處這樣一個惡劣的環境,他逆襲成功。
一.看看身價
BAT員工:阿里3萬,百度5萬,騰訊大約3萬。員工總數11萬,華為全球員工總數為17萬!
BAT納稅,阿里納稅109億,百度納稅22億,騰訊納稅70多億,納稅總額200億;華為自己納稅337億!
BAT利潤,阿里234億,騰訊242億,百度105億,利潤總額580億;70%被外資拿走,而華為自己利潤279億!
也就是說,華為的體量相當于中國互聯網最掙錢的BAT的總和!
二.看看結構
華為堅持不上市。而不上市,不等于沒有股份。華為98.6%的股份都分給了員工,造就了近6萬人的股東,任正非是華為的創始人,他自己只是占有1.4%的股份。這些股東除了不能表決、出售、擁有股票之外,股東可以享受分紅與股票增值的利潤。并且,每年所賺取的凈利,幾乎是百分之百分配給股東。
把股份留給最應該得到的人,把股份變成內部發展的最大激勵機制,把公司的純利潤變成激勵17萬人的創造力,做為技術進步的推動力,這是華為的秘密武器。
三.聊聊軍旅
1968年6月,任正非從重慶建筑工程學院畢業后,參軍入伍,加入了組建不久的新兵種:基建工程兵,歷任技術員、工程師、副所長(技術副團級)。
那個時候的基建工程兵是什么樣子?
任正非在部隊一呆就是14年,鑄就了頑強的精神和堅定的意志力,同時,他也將這股子勁帶到了企業中,比如絕對的服從、執行,超高的工作強度,狼性精神等,在經營上也敢于冒險,不循常規。
任正非還特別將麥克阿瑟將軍要求西點軍人始終堅持的三大信念“責任、榮譽、國家”改為“責任、榮譽、事業、國家”,以此作為華為新員工必須永遠銘記的誓言。
華為大軍
如今,華為在全世界擁有17萬的員工,換成軍隊單位相當于3~4支野戰集團軍,比現在大多數戰區的野戰軍員額還要多!
任正非剛創業的時候,沒有錢,租了一個地方既當生產車間、庫房,又作廚房、臥室。十幾張床挨著墻排開,床不夠,用泡沫板上加床墊代替。
所有人吃住都在里面,不管是領導還是員工,做累了就睡一會,醒來再接著干。這也是創業公司常見的景象,只不過后來再華為成了傳統,被稱為
“床墊文化”。
偉大的背后都是苦難,經歷過軍營的淬煉與苦難的磨練,任正非已浴火重生,在瞬息萬變的時代構造出龐大的華為帝國,但即使有如此高的成就,他依然不驕不躁,保持著一顆初心。
看到那張照片時,小初是滿滿的感慨,無論噴子們作何感想,就算是對于一位老首長的尊重,小初也會對他滿懷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