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地,你隨處可見掛在山口路旁、江邊湖畔、重要建筑以及寺廟等各處被認為有靈氣地方的五彩經幡。
經幡藏語稱“隆達”,是一種用棉布或麻紗或絲綢等材料制成的方形彩旗,共有藍、白、紅、綠、黃五種顏色(順序不能錯),分別示意藍天、白云、紅焰、綠水和黃土。
記得2014年“十一”期間,深入山南地區(qū)(現山南市)時還沿途掛了好幾個五色經幡,算是體驗了一把藏民族千百年來的習俗。在藏民族看來,懸掛經幡有著自身修行、利益眾生的功德。因為風每吹動一次經幡,就如同將上面的經文誦讀了一遍。經幡隨風飄動,所懸掛經幡的人便在不停地向神傳達人們的愿望,祈求神的庇佑。這樣,經幡便成為連接神與人的紐帶。
風幡所在即意味著神靈所在。那年還真把自己的祈愿寫在了彩旗的空白處,后來才知道是自己自私了、狹隘了。經文都是利益眾生的,藏民族掛經幡是為天下百姓祈福而不僅僅是個人。
千百年來,經幡上的五種色彩被運用到藏民族信仰、生活的各個方面,造就了西藏的多彩世界。在西藏期間,我感受到的主色調也是藍白紅綠黃五色。如今的人們將五色進行各種延伸解讀,2016年中國西藏旅游文化博覽會宣傳片針對游客提出了五色概念:“藍·律動西藏”、“白·圣潔西藏”、“紅·熱情西藏”“綠·生機西藏”、“黃·金雅西藏”。說不上準確,也算是一種詮釋吧。
首先是藍色。藍色取自于天空的蔚藍,湖水在陽光下映襯天空的藍色,在不同角度看,藍的程度不一;近年來,有一撥人喜歡拍西藏的夜空,拍出來幽藍幽藍的星空,煞是好看。
藍色引入藏傳佛教相對較少,有佛祖釋迦牟尼的藍色螺發(fā)、藍色藥師佛,還有幾大金剛的藍色本尊,象征著佛教的最高諦理。在現代日常生活中,藍色便多出現在百姓視野中了,如礦泉水瓶包裝多為藍色,還有藍色的登山裝備,林芝一帶那些彩鋼板藍色屋頂也有藍色的。
白色是較為普遍的一種主色調。大自然中的雪山、白云和白海螺、黑頸鶴、白牦牛等,都是圣潔的象征。引入藏傳佛教的有布達拉宮的白宮,據說每年布宮刷墻所用的便是蒙牛、伊利贊助的牛奶,還有如意八寶中的白傘、藏戲的白面具、煨桑的白塔、敬獻的哈達、盛凈水的銀碗等。
拉薩的各大標志性現代建筑主體顏色多為白色,如柳梧大橋、火車站、貢嘎機場,甚至新建的洲際大酒店也采用雪山樣式;在現代生活中,年輕人結婚同樣接受西式潔白婚紗。
紅色在藏區(qū)多呈暗色,褶紅或者絳紅色,猶如火焰般的赤紅。在大自然中,高原上初升或日落的太陽、熊熊燃燒的火焰便是紅色,高原上多有那種暗紅的礦物石。在藏傳佛教中,絳紅色僧袍、布達拉宮紅宮在內的大部分寺廟的宮殿、神殿、重要的佛堂外墻大多都是紅色,寺院壁畫多以紅色為底色等,畫唐卡常要用到朱砂之類的礦物顏料。在生活中,紅色意味著熱情,各種舞蹈服裝多鑲以紅邊,各類樂器甚至是普通百姓家中的藏式家具多涂紅漆。
綠色,意味著生命,是植被的顏色。從藏北草原到雅礱河谷的青稞地,再到喜馬拉雅山中溝壑之地,無不充滿郁郁蔥蔥的草原、青稞、灌木乃至高大林木。隨著環(huán)境日益增加的保護,覆蓋在高原上的綠色越來越濃厚。
在西藏,黃色很受尊崇。這種顏色很少出現在平常人家的建筑中,只有寺廟、活佛的駐錫地和高僧大德的寓所才有資格“身披黃色的外衣”,一般的僧服為絳紅色,而法衣則為金黃色。在藏傳佛教中,黃色還較多呈現出金黃,如寺廟的金頂、轉經桶等。百姓家佛堂里有鎏金佛像,點燃的藏香也多為黃色。深秋時月,藏地各處多見金黃色的靚麗風景。
從大自然看來,雪域高原景觀上藍、白、綠還是主色調;從藏傳佛教看來,白、紅、黃是主色調;從如今的百姓生活來看,西藏的色彩異常豐富……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一推一 ? ? ?微信公眾號:YYTY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