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志成哥哥
大年初二,凌晨兩點多,那是一個靜止的時間節點。
本應該沉浸在過年的歡樂日子里,本應該是團團圓圓美美滿滿的日子里,本應該笑臉迎人的日子里,卻變得異常沉重。一下子丟失了多年來擁有的,那份彌足珍貴的,記憶。心里空落落的,想哭。
知道這個年會過得很艱難。那一瞬,所有的記憶沖擊著腦海,被沖擊波震撼的滋味真不好受。冷靜下來就想捋一捋那段無憂無慮的時光,那段有分量的記憶,如果可以重來,我還會企盼在我兒時有那么一段故事。說實話,含蓄了這么半天,還是覺得害怕,不知從何說起,盡管急切地想把這記錄下來,卻還是怕遺忘了什么,缺失了什么,就怕不完整。
這是一段有思念的文字。
學會包餃子還是在五年級的時候,也是我住校生活的開始,從十歲就開始了一個人的生活。(那年弟弟出生,那時還不知道,他會比我還心酸,要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住校,盡管只有六歲。)我到現在也不能理解,為什么農村的孩子就過得不是特別好,要從小離家求學,不能理解,也沒有可以讓我信服的解釋。
但不得不承認,我們在小時候才是最快樂的,兒童時光才是最無憂無慮的,從來都不用看任何顏色,也不用顧左右而言其他。身邊的所有人都會滿足我們的愿望,哪怕是無理取鬧的,那也是傻得可愛的。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以為那就是最難得到的,可以學會自己覺得的很難學的東西,以為學會了就會很厲害。
學會了做飯,小學五年級。現在想起來也還會覺得不可思議的,那時候竟然都學會炒菜了,引以為傲也沒什么吧,至少現在想要學會炒菜也不容易,每次都會覺得廚藝進步了。其實六七歲學會了用電飯煲做米飯,那時家里最新最先進的一個電器被我征服了,要說記得這么清晰,還是因為,如果自己不會做,就餓肚子,說給他人聽會不會覺得可笑,也對,現在誰還會信。
太爺爺家離小學很近,那是那兩年我經常去的地方,覺得很美的地方,比學校好看許多。卻也只有兩年時光,現在會覺得遺憾可惜。太爺爺是媽媽的外公。可能小孩子都與老人家最親昵。
那一年我學會了包餃子,很漂亮的很好吃的東西,小時候都那樣覺得吧。到如今我也還只是會那一種餃子的包法,其他的怎么也學不會了,說來也奇怪。那是河南水餃的包法,我爸都覺得包出來好看的餃子。是太爺爺教會我的。那是一個周末,兩天都是在太爺爺家度過的,那是我第一次在那待那么久,過了一個夜,在那之前都只是特意去看看太爺爺的家,像御花園一樣的庭院。
那兩天我才知道餃子竟然還有那么多種做法,除了水煮。蒸餃、煎餃是我那個年齡還沒見過的吃法,覺得太爺爺是最厲害的人,我最喜歡的人,可以讓我看到從來沒看過的東西,吃到從來沒吃過的東西。我覺得我學到了這輩子都會驕傲的技能,誰也不能比的,即使包出來的餃子比我包的好看,也不能比。這是太爺爺教會我的,你不一定是。
我覺得太爺爺把最好的東西都給我了,媽媽告訴我,那是因為太爺爺最喜歡我這個重孫。
我覺得太爺爺是一個有很多故事的人,事實也確實是那樣。媽媽給我講了關于太爺爺的很多故事,比城里人靜的故事還有趣的故事。知道一個簡單的庭院卻像御花園嗎?不可以吃的小葫蘆,動畫片里還能變出葫蘆娃;一米長的絲瓜,一根可以抵我媽種的五六根;還有像公雞頭頂雞冠的花,可以把指甲染成紅色的指甲花,有各種顏色的菊花和月季花,不敢摘的帶刺的花朵,從來沒有見過的向日葵,竟然還會變出可以吃的瓜子。憑著這些東西我可稱霸校園,那時覺得最自豪的事兒了,那股子天真勁兒現在還有,一直都覺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現在知道那是因為世界很多,有很多不一樣的東西。
小時候的回憶能有這些,我覺得很幸福,很珍貴,很值得珍惜。
他教會我的遠遠不止包餃子而已。說不出具體的某些東西,也不想說,自己受用一輩子就夠了。等等,好像還有好多沒有來得及記下來,不要,我還沒來得及記下更多。
對不起,覺得眼淚是甜的。太爺爺走了。好多人哭了。外婆傷心,哭傷了身體。爸媽也操勞了幾天。這是一個沉重的新年。有好多會回憶,有好多心痛。
對不起,我不知道接下來該說些什么。
只覺得該珍惜所有的珍貴。哪怕只是學會了簡單的包餃子,卻也足以受用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