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老師不厭其煩的反復跟我強調,不要感情用事,可是我除了覺得自己對看不順眼的人沒好臉色,其他都還好啊。但是,老師為我好,所以我開始學著觀察周邊的人什么叫感情用事。
我發(fā)現(xiàn)同事A,手頭工作繁雜時,一遇到其他同事對內容的疑問,就會嘴角下拉得說話,對方剛轉身離開,A就很生氣得將文件摔在桌上,還要嘟囔句“工作都做不完了,還在旁邊唧唧歪歪”。作為旁觀者,雖然覺得有些疑問是挑剔,更多的是為了工作更好的完成,但執(zhí)行的人的心情受到很大的影響,即便完成后,也是要修改的。
還要好友B,原本不是個沖動性子的人,一旦聽到好友向她抱怨男友的不是,B就會在對方男友的微博下質問對方為什么不對女朋友像原來那般好。片面之詞,且是別人的家務事,卻因為義氣就不經大腦思考得行事。對方男友被說得莫名其妙,責怪自己女友一點小事就到處去說,感情的裂痕越來越深。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我們作為看客只希望對方好好的,還是不用一言不合就挺身而出。
再回看我自己,跟小胖的相處過程。如果開心點隨便他一天有沒有跟我聊幾句,我有自己的事要做。可是如果看見他在玩游戲,卻不陪我聊天,我就會賭氣得損他,說他都不愛我。幸好這個發(fā)作的頻率不高,小胖還是當做我吃醋,耐心的哄我。
分析下為什么我們會被感情影響自己的言論和行為,還是覺得對方不懂自己,不會照顧自己的感受,弱者思維占上風后,覺得對方就該體諒自己,順著自己。如果對方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沒有達到預期,就會激烈一些表現(xiàn)出來,還是為了讓對方察覺后改變態(tài)度。
總歸,換位思考和學會正確表達情感是多么重要的事。不是讓自己成為冷血動物,而是不做情緒的囚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