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子沐來到L大學,學校小有名氣,以前在高中把自己弄得誠惶誠恐的,生怕考不上大學,可是考上了大學發現原來也不過如此而已。于是尋歡作樂者有之,無所事事虛度光陰者有之,整日茫茫然者有之。黎子沐剛上大學那會兒就屬于整日茫茫然者,曾經在高中的高壓學習中身心疲憊的人兒,好不容易如愿以償,卻發現大學不知道是用來干嘛的。每天課多則五六節,少則一二節,不用早自習和晚修,有大把地屬于自己的時間,想著大學漫長的四年,于是乎就成日地蹉跎光陰,或耽于幻想,或四處探奇,或與好友閑談狂吃。那時的人是不懂得世界原來是有愁滋味的,從來也沒想過會有一天自己要獨立地站在陌生的世界里,沒有任何援助,所以從來沒想過要練就一身本領。看見同伴穿漂亮的衣服,就三五成群拉著去逛上三五個小時,樂此不疲。一聽說哪兒有好玩的,好吃的,趨之若鶩,生怕晚了遲了。享樂原是人生的一個組成部分,可虛榮什么也不是,可怕的是很多人熱衷于虛榮的享樂。享樂其實是一個高層次的需求,他是建立在物質或精神高度自由的基礎上,很多人達不到這樣的要求,卻縱身于享樂,來獲取低層次的滿足,然后常常引來更深層的空虛折磨。
年級的輔導員是個大美女,女漢子形象,很有氣魄。但黎子沐看不慣她,總感覺她身上缺了點什么。她還算負責,開學沒多久,就在群里跟大家分享了大學生活的種種,還給了大家很多建議,呼吁大家多讀書。有關“多讀書”,真真可笑,很多人都喜歡勸人多讀書,但真正離不開書,與書為侶的人不多。很多人都會給自己制定讀書的計劃,可是每日在瑣碎之事耗盡精力的十分之八九,到了晚上,一般都要十一二點,垂手頓足,感嘆“哦,今天還沒讀書。”于是不顧哈欠連天,拿起那本放在床頭的書,翻了兩頁。“咚咚”手機怎么響了,于是心里掙扎著,是看呢,還是不看呢?又翻了兩頁,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機,其實是群消息,又不由自主地往上翻,看看熱鬧,然后又忍不住看了看朋友們發的新動態。一看,過去了10分鐘,可是還沒看完呢,于是乎,在心里暗示自己,沒關系,在看五分鐘。忽地過去了30分鐘,啊,12點了,要睡覺了,不然明天起不來了。關掉手機,關掉燈,合上書本。如此一來,“多讀書”成為了心頭隱隱作痛的刺,時不時來刺激一下神經,或者成為語重心長的勸慰語。
黎子沐有那么兩年,是真的愛看書的,那時黎子沐總是一個人來往,在同學中,在人群里少有言語,毫不起色。她也為此苦惱過,但這種苦惱常能在閱讀中化解,就像是吃了一頓至上的美食,非常的滿足和充實,別人給不了的快樂,書常能滿足她。這倒是真理,很懂人這樣講,很多年以后,黎子沐心情郁悶時,也是找她的老朋友——書籍的。
以前在中學時,老師總像特工一樣,使盡渾身解數來防止學生談戀愛。可一到了大學,碰到的“長輩”動輒跟你說諸如“在大學一定要談一場戀愛”的話,于是很多人心中的定海神針動搖了,身體的荷爾蒙發作了,恨不得馬上找個異性牽手擁抱。黎子沐所在的學校男生偏少,可是旁邊s大男生多啊,閑得慌的大學生,一來二往的,倒也“交友甚廣”,如此,大學校園成雙成對地多了。事實上,還是有一些高質量的戀愛的,相互學習,彼此進步。但悲哀的是,很多低質量的戀愛,就像是虛榮的享受,兩個人沉溺于所謂的“愛情”中,共同退步。黎子沐看到周圍的人成雙成對的,談戀愛的人臉上春風得意,連嘴里的話都是甜的。偶爾也挺羨慕的,而感情是需要有所寄托的,于是就有了假想的愛情對象,所謂暗戀就是如此吧。
黎子沐暗戀過兩個男生,天意難料,兩個男生相繼有了女朋友,還時不時發個動態,秀秀恩愛。黎子沐心里又恨又氣,感覺什么都是假的,只有文字是真的,不如去看看書,寫寫詩。
有關大學談戀愛這件事,黎子沐后來有過深入的思考,最后得出結論:大學談戀愛并不是必須,而練就“一身特長”倒是必須,人生難得的屬于自己的時間,如果虛度,真的后悔莫及,四年真的可以把一件事做得漂亮了。可人總是在失去的時候才懂得珍惜,然后繼續失去。
顯然,黎子沐也是這類人,畢竟只有少數人能參透生命的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