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原風景

bd.kuwo.cn/yinyue/22856447

《故鄉的原風景》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首曲子,起初非常好奇到底要有什么樣的人生歷練和豐富的內心情感以及優異的音樂素養才得以創造和表達這樣一首天籟之音。

陶笛曲譜

后來在網上查到《故郷の原風景》是陶笛大師宗次郎先生的名曲。他師從香山久先生,學習陶隕是在栃木山的一個村莊里,學成之后移居到栃木縣東部的茂木町居住,那里的自然風景是很美的,那里有美麗的淡水河那珂川,盛產鲇魚。說到故鄉的原風景的創作背景,和自然風景是分不開的,還有另一點,是充滿禪意的生活方式,如同禪宗的“自性清凈”說,講究的是最上之禪,從空出有,如蓮花之清凈不染,SOJIRO(即宗次郎先生)在遠離塵囂的環境中,自己制作陶笛,并且進行耕田,種植等農作(他還說過陶笛就是對空氣的耕種)才會有這樣出塵的作品誕生。

據說這首曲子在港版金庸劇里被用到極致,或者說被用到泛濫,只可惜武俠劇我一部也沒有看過,也曾經因為少了很多人物情節與音樂互融的豐盈,內心感覺非常遺憾。現在我們權且只是欣賞音樂本來的面目吧。

初識這首曲子,忘了是在某時某刻,駐足在某個街頭,從鋼筋水泥鑄就的空間里,它突然就橫空出世,震撼了我的耳膜,喚醒了靈魂深處的某個地方,也因此輕輕地打動了我的心。

飄渺的音樂先給你一段清理起床氣的時間,然后是凄厲的笛聲像那劃破黑暗夜空的流星,讓人的思緒不由得漂往心靈的故土。

而后是清揚緩和的音樂帶你重走那來時的路,有跌宕,有起伏,當然也不乏坦途;

一遍又一遍,宛轉且悠揚,層層遞進,在海市蜃樓的空氣中,在星星點點的淚光中慢慢的刻畫出故鄉的模樣,帶領你回憶年幼時光,給予你的心以最溫柔的撫觸。

眼前仿佛出現那時光著腳丫爬過的山路,淌過的溪流,跑過的沙灘;故鄉的高山大海和山珍海味,故鄉的瓜果梨桃和帶著豐收喜悅的笑臉,故鄉的潺潺溪水以及暢游其中的成群鴨鵝,還有那熱鬧聒噪的洗衣婦聊著那東家長西家短。

隔著千山萬水的故鄉,永遠是有著清新的空氣,帶著露珠的花草,還有那熟悉的鄉音。

爺爺奶奶的老屋還時常出現在夢中,當年要拾級而上穿過長廊,有個雕花的照壁,繞過照壁,才是大院,然后是堂屋兼灶間,堂屋的北面還有個后花園,那里除了有高大的香椿樹,就是那一壟壟綠油油的生機盎然的蔬菜,還有攀援而上的各種顏色的牽牛花。后花園就是我夢中的百草園,就像蕭紅筆下跟祖父相處的那段美好時光。

而今,物是人非,祖屋幾經轉手,如今卻只剩下半壁殘垣……

老屋的殘垣

迷蒙的雙眼里到底映著的是誰的鄉愁

記憶的深處徘徊著的究竟是誰的身影

任時光蒼茫了歲月

始終縈繞在心懷的

凈是那抹淡淡的哀傷

萬壽山 昆明湖 也在做那思鄉的夢

十七孔 玉帶橋 也在唱那古老的歌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