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殺人犯 》背后的真相

2016年 1月 25日, 紐約客雜志發表了一篇文章?!吨圃鞖⑷朔浮肥窃趺醋咂?(How “Making a Murderer” Went Wrong | The New Yorker

文章批評, 紀錄片《制造殺人犯》故意隱瞞對控方有利的證據, 誤導觀眾, 最為重要的是, 把被謀殺者特麗莎, 當成一個物品去處理。

1 9 8 5 年 7 月 , S te v e n A v e ry 被 當 成 一 宗 強 奸 案 的 嫌 疑 犯 被 抓 起 來 , 并 且 被 判 處 有 罪 。 然 而 18年之后, 通過 dna比對, 案犯另有其人, 他是被冤枉的。出獄之后, 他向執法部門提起 了 3600萬美元的賠償訴訟, 當然是在律師們的攛掇之下提起的。紀錄片中認為, 這導致了 曼尼托瓦克縣司法部門的惱怒 。

2005年,當賠償官司還在打的時候,他再次被捕。這次是涉嫌謀殺了 25碎的女攝影師 Teresa Halbach。4個月后, 他的外甥 BrendanDasey在招供了與他一起謀殺、強暴了特麗莎, 并焚尸滅跡后, 也被逮捕。

2007年,兩人都被判處終身監禁,其中 steven終生不得假釋,而 bredan的假釋要等到 2048 年以后才有可能 。
當時還是女學生的兩個人, Ricciardi和 Demos, 讀了紐約時報關于此案的報道, 開始跟蹤 拍攝這個案子。鑒于 1985年的冤假錯案, 曼尼托瓦克縣執法部門, 沒有參與特里薩謀殺案 的辦案, 但是依然有兩位執法人員, 參與其中。他們成為本案爭議的焦點。

StevenAvery的律師認為, 當事人是清白的, 本案執法人員的栽贓陷害。

理由是:

  1. 曼尼托瓦縣的執法人員有參與。
  2. 車發現之后, 栽贓者有時間, 把史蒂文的血樣放進車里。而這個血樣是, 從史蒂文以前 存儲的血樣試管中偷偷抽出來的(因為證據箱封被撕開, 上面有針孔)
  3. 被害人的車鑰匙在前六次搜查中都沒被找到, 但是恰恰被一個曼縣執法人員找到了, 此 事蹊蹺 。
  4. 帶有特麗莎 dna的子彈,也是搜查了好幾次都沒找到,最后在史蒂文的車庫中被找到了。
  5. 檢驗子彈上 dna的分析人員, 得到了偵探的指示, 要檢查出帶有特麗莎的 dna。
  6. 最有力的反駁證據是, 1985年儲存在檔案庫里的史蒂文的血樣, 被動過, 封袋打開, 試 管上有針孔 。

這已經讓本案充滿疑點, 但是更有瑕疵的是, 他的侄子 BrendanDasey, 一個智商只有 70多的 16歲少年, 在被審訊時, 律師不在場。(盡管全程有錄像)

Brendan Dasey招供, 前后不一, 而且屢屢翻供。 最后審訊人員不耐煩地說:我要走了, 我最后一遍問你: 是誰朝她頭上開槍的? Brendan Dasey崩潰招供, 并且畫出了舅舅殘害特麗莎的多幅示意圖。

審訊人員隨后召開發布會, 公布了少年的供述 。并且提請電視機前的未成年人, 不要觀看接下來的內容。

Brendan Dasey屢次翻供, 但是這些都沒用, 在法庭審判時, 檢察官給陪審 團放了他 4個小時的供述錄像。這構成了全部罪證。

很多人認為, 一個人如果沒犯罪不可能自行認罪 。但是看了這些審訊錄像, 會讓人覺得, 一 個弱勢弱智的少年, 在執法人員的威脅理由(盡管沒有刑訊逼供)下, 完全有可能順著執法 人員的思路, 給出他們所要的證據。

當 BrendanDasey的母親, 也就是史蒂文的妹妹問: >如果你沒干, 為什么招供得那么詳細。

BrendanDasey說:>我靠猜。他媽說:> 這 種 事, 你 可 不 該 亂 猜 啊 。他答:>我做家庭作業的時候, 也是這么猜啊。

這就是 BrendanDasey。 為了保持平衡報道, 我已經轉述了紀錄片中律師的觀點。也是本片中制片人們所持的觀點。

接下來, 我們要看硬幣的另一面。

盡管兩個紀錄片制片人 RicciardiandDemos生成不做史蒂文和他外甥是否無辜的結論,但 是看完這個片子的觀眾, 都自然而然認為是曼縣警察陷害了史蒂文。

事實果真如此嗎?

為了找到答案, 我查閱了大量的報道, 包括檢察官事后的答復, 紐約客的文章, 當時調查記 者的報道, 還有本案后續報道。我把我搜集的材料, 跟大家分享, 結論由大家自己去下。

特麗莎案的公訴人 KenKratz, 在 2016年給媒體 TheWrap的郵件中, 羅列了 9點史蒂文 是兇手的證據 。

這就是 kenKratz,

在片中他沒少被嘲諷,尤其是當他后來因為短信性丑聞,被迫辭職,更被制片人拿出來說事 。 KenKratz提出的 9項證據:

  1. 史蒂文小時候, 不是出于玩笑燒死了一只貓, 他是沾上汽油之后, 將其扔進火里, 看貓 被折磨 。
  2. 史蒂文早就盯上了特麗莎, 作為作案目標。特麗莎是一本汽車雜志的記者, 兼攝影, 在 此之前, 被雜志社委派, 來拍一輛房車。第一次來的時候, 敲門, 史蒂文只裹了一條毛巾開 門,嚇得女記者逃走了。2005年 10月 31日,8:12am,史蒂文給汽車雜志打電話,要求“派 上次哪個女記者來”。為了誘騙女記者來, 史蒂文用了假名字和妹妹的電話, 騙過特麗莎。
  3. 特麗莎的手機, 相機和 pda, 在史蒂文門外 7米開外的燃燒桶里, 被發現。但是紀錄片 中, 對此事只字未提。給人的感覺是, 只發現了一些被燒毀的骨頭。
  4. 還在蹲監獄的時候, 史蒂文就曾告訴另外一個獄友, 他放出去之后, 準誒建一個“酷刑 室”, 專門強暴, 折磨, 和殺害年輕女人。他甚至畫了草圖。并且他告訴獄友, 消滅 dna 證據的最好辦法是焚尸 。
  5. 死者的骨頭, 在史蒂文院子里的燃燒坑里, 跟鋼鐵的殘留物凝在一起, 符合他外甥招供 的, 他們把輪胎也扔進焚尸坑里燃燒。焚尸坑就是第一毀尸現場。紀錄片中, 律師生成, 這些骨頭是別處移過來的, 是不能成立的。
  6. 在燃燒坑里,同事發現了特麗莎的牙齒(她的牙醫認出是她的),她當日穿的牛仔褲殘痕, 以及史蒂文用來翻騰她骨灰的工具 。
  7. 電話記錄顯示, 在案發當天, 也就是 10月 31日, 史蒂文給特麗莎打了三個電話。一個 是下午 2:24, 一個是 2:35, 都使用了號碼隱身功能(號碼前 j按 67), 這是特麗莎趕來的 時間。為了偽造不在場的證據, 在特麗莎已經到達并被他殘害之后, 4:35分, 他又給特麗 莎的手機打了一個電話, 但這次沒有加播67, 因為他知道, 特麗莎根本不可能接電話了。
  8. 史蒂文的 DNA(不是血液, 而是汗液的)在特麗莎的豐田 RAV4發動機蓋子下面被發現 和提取出來。這臺車自 11月 5日就被犯罪實驗室封存,執法人員不可能弄到史蒂文的汗液, 并且放到發動機蓋下面 。
  9. 彈道專家說, 車庫里發現的帶有特麗莎 dna的子彈, 是史蒂文的來復槍射出的, 但這支 槍自 11月 6日起, 就被警察作為證據嚴格封存。而子彈是在 4個月后發現的。如果警察栽 贓放下的子彈, 那么他們如何能夠拿到他的槍, 并且射出子彈, 并且保留四個月, 再放進史 蒂文的倉庫?這個子彈必然是 11月 5日前發射的。也就是說, 根本不存在栽贓陷害。

史蒂文-哎瓦里, 就是兇手! 以上 9條內容, 出了燒貓被提及之外, 其余在紀錄片里都沒有 提到!

至于自己的短信騷擾丑聞, 檢察官 email中說, 自己已經接受了懲罰, 包括辭職, 并且接受 性 癮 治 療 。這 些 跟 當 年 判 決 這 個 案 子 沒 有 任 何 關 系, 一 點 都 不 能 貶 損 自 己 作 為 公 訴 人 的 公 信 力。

我 們 來 聽 聽 1985年 強 奸 未 遂 案 的 受 害 人 Penny Beerntsen的話吧 。

她對紐約客記者說,當她有一天知道史蒂文是被冤枉的,她感到十分內疚,甚至都不想活了 。 但是她認為, 紀錄片《制造殺人犯》應該對自己拼接畫面的方式負責 ?,F在給人的感覺仿佛 史蒂文和外甥是清白的 。

在 imdb上不乏明白人。他們認為, 本案最大的勝利者就是律師, 他們欺騙史蒂文的家人, 可以做無罪辯護, 等把他們的錢都花光, 拿著高額律師費, 還在鏡頭面前裝正義 。史蒂文的 律師在紀錄片中說: “內心里, 我真希望史蒂文是真殺了人, 那樣他坐牢也好過一些 ?!?什么叫賊不打三天自招, 這就是了。

等幾次上訴沒有結果, 史蒂文的錢財花光, 幾位律師就拿著高額律師費一走了之了 。史蒂文 也用光了免費公派律師的機會, 他自己開始自學法律 。紀錄片的播出, 使得他又成了律師們 喜歡的香餑餑, 現在又有想出名的律師在為他免費代理 。到目前為止, 史蒂文的每次上訴都 被駁回 。

紀錄片播出后, 還有人發起了向白宮的情愿, 要求特赦史蒂文 。后來白宮發言人說, 州法院 判 決 的 案 子, 不 能 要 求 特 赦, 總 統 只 能 特 赦 聯 邦 法 院 判 決 的 人 。在 本 片 拍 攝 中, 無 論 是 1985
年的被害人, 還是特麗莎的家屬全都拒絕紀錄片采訪與出境。

制造殺人犯, 把特麗莎的慘死, 當成一個物什。片子里, 有幾張她的照片和一段錄像, 剩下 的就是燒毀的骨頭 。當一個人呈現在片中, 是一片片骨頭的時候, 你很難說她得到了應有的 尊重 。我感到一陣陣的惡心, 當辯護律師, 用紅外棒, 指著一塊塊骨頭, 來侃侃辯護的時候, 既來自生理, 也是來自內心。

那是一個鮮活的生命啊, 在赴死亡之約之前, 特麗莎是一個 25歲的熱愛生活熱愛攝影的姑 娘。她還沒有結婚, 她還沒有孩子, 她還沒有享受人生的天倫之樂。而等待她的是酷刑, 是 折磨, 是性虐, 是恐怖, 是子彈, 是挫骨揚灰。

如果世界上還有正義, 那么就是要看到殘害特麗莎的兇手受到指認和懲罰 。因為, 正義不但 要實現, 而且必須在眾目睽睽下實現。

因此我得出結論, 在美國最容易變得無恥的兩個職業: 一是律師, 二是紀錄片制作人。

我不相信, 兩個調查這個案子十年的人, 不會問一句“如果不是史蒂文干的, 那么是誰干 的?”

她們知道答案 。瞎子都知道答案 。但是她們要制造一部紀錄片, 它要充滿爭議, 它要迎合大 眾, 攻擊美國司法制度, 攻擊警察和執法人員, 她們要獲得關注和名聲。她們得到了。她們 讓我感到惡心 。

而且,《制造殺人犯》的第二季, 很可能要開拍了。因為這個片子起了作用。

2016年 8月, 美國法官Wisconsin, 認為 Brendan Dasey的招供非自愿且違憲, 要求 90天內釋放之。2016年 11月 14日, Dufin命令釋放他。11月 17日, 美國第七上訴法院阻止了 Brendan Dasey的釋放程序。 目 前 Brendan Dassey依 然 關 押 在 監 獄 中 。

《 制 造 殺 人 犯 》 第 一 季 結 尾 , S te v e n A v e ry 有 一 個 女 友 , 兩 人 還 在 監 獄 里 見 了 面 , 女 友 憧 憬 史蒂文釋放后, 兩人的幸福生活。

生活中, 根據后續報道: 這個女友告訴記者, 她在片中那么說, 是因為史蒂文威脅要殺掉她 和她全家, 她確信史蒂芬就是殺害特麗莎的兇手。

今天的日更就寫到這里。最后祝正義必勝, 訟棍和顛倒黑白的紀錄片制片人去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836評論 6 540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275評論 3 428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904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633評論 1 31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368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736評論 1 328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740評論 3 446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919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481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235評論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427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968評論 5 36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656評論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055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348評論 1 294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160評論 3 398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380評論 2 379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為什么要談紀錄片, 因為紀錄片是非虛構寫作的親戚。 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 美國有一個“新新聞主義”, NewJou...
    王佩閱讀 3,299評論 11 80
  • 文 | 晨光花開 前幾天做了一場夢,夢到自己回到了高中的時候。 周圍都是一群年輕且充滿朝氣的少年,我們一起來陽光燦...
    晨光花開閱讀 310評論 0 0
  • 終于上色結束了~~~ 大晚上無比激動 第一張一般拍攝,是原圖哦~~~ 第二種用了濾鏡,感覺也好喜歡
    LiwangNig閱讀 284評論 0 4
  • 最近聽到一次其他公司同學的一次分享,記錄了他們組內進行的一款眼霜的調研,感慨頗深。 特此記錄下來 Part1:厘清...
    Dot和Drop閱讀 808評論 0 4
  • 第三部分 成長與宗教 宗教與世界觀 對人生的認識和了解,屬于我們的宗教范疇。 形成宗教思維的基本因素,來自我們的...
    兩個梨窩閱讀 394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