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最好的自我投資,金鳳原創閱讀分享第98篇。
閱讀書籍:PET父母效能訓練
簡介:
孩子不聽話,不愿聽你說,怎么辦?如何改善親子關系,如何提高親子陪伴質量?
親子教育理論書籍不少,但是如何將親子溝通高效的落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呢?推薦這本,PET父母效能訓練。
這本書提供了詳細的方法——積極傾聽、“我信息”、“沒有輸家的沖突解決方法”等,幫助孩子克服情緒的困擾,在愛與尊重的基礎上,與孩子建立一種親密的關系。
閱讀目的:
如何提高親子陪伴的質量,與孩子更高效的溝通。
準備:1分鐘
1分鐘左右,喝一口水。做三次深呼吸,放松身體和大腦,調整大腦頻率。
預習:1分鐘
這本書的目錄比較簡單,所以翻看了一下內頁標題和黑體字。這本書既有理論也有案例。重點講了傾聽、溝通,符合閱讀目的。
影像翻閱:3分鐘
再次集中注意力,進行自我肯定,以2秒一頁的速度翻書,翻完后再進行自我肯定。
復習:5分鐘
復習時看了一下序言,目錄、書中標題、圖表。找了接納性語言、我—信息等觸發詞,提出問題,如何傾聽,孩子愿意說;如何說,孩子愿意聽。
激活:30分鐘。
書中提到做真實的父母,難道還有假父母?做真實的父母是指不隱藏,活出真實的你,有時候可以前后不一致,告訴孩子你的不足。讓孩子感受你的誠意。沒有完美的人也沒有完美的父母。
接納孩子意味著不僅接納他這個人,也包括孩子的行為,無條件接納。例如,力克胡哲的父母,面對沒有手也沒有腳的他,耐心培養和鼓勵,不拋棄不放棄,真正做到了無條件接納。
孩子的行為問題,并不是都是孩子引發的,有的是父母造成的,有的是外部環境引起的。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化過程。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有時候不愿意聽父母的話,不配合你。我在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不能把責任都歸于孩子。有時候是大人的問題,我們可能沒有真正接納孩子。孩子聽話的時候,覺得是你的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就不接納了,好像不是你的孩子。
即使孩子有不足,還是你的孩子,接納他所有的行為,不好的行為,幫助孩子一起改正。
當然父母不是圣人,不可能不犯錯誤,真誠的與孩子溝通,說出我們的感受,讓孩子看到一個真實的父母。有時候無力改變時,就無條件接納。
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提出的我—信息說話方式。例如下班回來晚與孩子溝通,對不起,是我回來晚了,沒有陪你一起吃晚餐。明天周六,媽媽可以多陪你。
在家里沒有輸家的概念,沒有必要跟孩子一定要贏,維護父母的權威。反而適當示弱,更能讓孩子產生共鳴。每當運用權威去逼迫孩子做事情時,就剝奪了孩子學習自律,為自我負責的機會。
書中有些案例還可以繼續看一遍,加深理解。
閱讀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反復多次深入熟悉理解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