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一直以來,你都是一個有夢想的人,你渴望飛翔。
然而,你卻無法擺脫現實的禁錮和羈絆。比如當年,你說過你想創出一番自己的事業,但當我希望你跟我一同去南方時,你還是在父母的期許下,選擇了穩定的事業單位。
我和唐糖猜想,以你的個性,生活上,你也一定會找一個父母滿意的能給你帶來安穩生活的丈夫。但是,無論找什么樣的丈夫,你都不會完全滿意,你還是會按照你的標準來改造他。
你的標準便是每個女人心目中完美丈夫的標準。個子高、身材好、身體好、顏值高、多金、事業心強,還體貼人、照顧家人,甚至會做飯、脾氣好、有時間陪伴等等。
但不管怎樣,你一定會是一個好妻子。你會盡到妻子、母親、兒媳以及職場女性等各種角色的責任。但你不快樂。
一方面,你身處現實,強大的自律能力令你主動給自己套上巨大的枷鎖,你也認為你必須活在這樣的枷鎖當中,否則你會感到恐慌;另一方面,你又十分向往自由,想極力掙脫現實的困境,如果繼續困在原地,你依然感到十分恐慌。
這兩種恐慌帶來的最直接的表現方式就便是,你企圖通過改變自身所處的環境,改變與你關系密切的人,使你處于兩種矛盾之間的平衡點。
我說的執念,就是你的這種企圖。
但這樣的企圖使你筋疲力盡、郁郁寡歡,以至于當有一天你發現自己的努力竟然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時,你的信念便會突然崩塌。
比起沒有結果,沒有信念則更加令人絕望。
這次見面,證實了我的猜想。雖然我不知道你這些年,你的工作和生活,特別是你的生活中發生了什么,但我強烈地感覺到了你內心信念的崩塌。
我擔心你從此一蹶不振,甚至發生比一蹶不振更加可怕的后果。我寧愿你始終保持你的驕傲,你的倔強,你奮斗的姿勢。所以,我才冒險一說。
事實上,只要你擺脫執念,你的驕傲可以以另一方式出現。
我給你的建議是,不要企圖改變環境、改變他人,而要試著改變自己。
改變自己很難,這一點我深有體會。今天我還要告訴你的是,我經歷了幾乎跟你一樣的糾結和困難。
首先,你要學會積極關注。比如,你在看到飛機上鄰座老人給老伴寫信的時候,你下意識的反應是,上飛機前應該把航班號告訴老林。這就說明,在你的心目中,老林是你最親密的人,你最在乎的人。在緊急時刻、在危難關頭,你能想到的第一個人,就是老林。所以,你一定是愛他的。你可以試著關注他的積極面,關注你跟他相處互動時的積極面。
第二步,你要學會拋開不合理情緒。正如心理學家埃利斯說的那樣,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情緒負責。情緒是由人的思維、人的信念所引起的,當我們陷入情緒障礙之中時,是我們自己使自己感到不快的,是我們自己選擇了這樣的情緒取向的。當然,如果一件事失敗了,感到懊惱,有受挫感是適當的情緒反應。而抑郁不堪,一蹶不振則是所謂不適當的情緒反應了。
我們所要做的是,讓我們的生活真的好起來,而不是看起來好。
你,我,我們都對生活有一個理想的預設。可無論多么美好的預設,在生活面前都可能節節敗退,甚至漸次凋零。這并非我們又多么的無能,或生活有多么的殘酷,而是生活的本來面目就是如此。
我們需要承認生活中的不圓滿和小瑕疵,接受他們。就像無處不在的細菌,我們所要做的,并不是要像毒瘤一樣清除它們,而是要跟他們和平共處。
請你足夠相信,最好的總會在最不經意的時候出現。我們要做的就是懷揣希望去努力,靜待美好的出現。
我們的生活依然有很多的希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之昌 寄上
一口氣看完了之昌的信,之豐的頭腦逐漸清晰起來。
四十年來,她從來沒有認真地梳理過自己。沒想到,這個曾經傷害過她的人,居然這么了解自己。
不得不承認,之昌說的是對的。她給之昌回了信,只有一句話,但這句話發自肺腑,極其鄭重:“你是對的。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謝謝你!”
然后,她給老林打了電話。這是結婚十幾年以來,她第一次用柔軟的語言,向老林表達她的真實想法:“親愛的,我馬上上城際列車。能否到火車站接一下我,我想馬上見到你。”
這樣稱呼老林,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雖然不太適應,但感覺尚好,說出來也沒那么難。
電話那頭,老林喜不自勝。但他不確定,這樣的溫柔背后,是不是甜蜜的陷阱。
他的秘密,是時候成為過去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