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爺爺的忌日,一轉眼,爺爺離開人世已經十四年了!遠在幾千公里之外的我,只能在十字路口燒一些紙錢,希望爺爺和奶奶在天堂安好!
和爺爺生前最后一次見面,是我到南方工作后第一次回東北老家。在回村的路上碰到爺爺,他一手拿著鐮刀,有點駝背的肩上扛著一捆青草,望著爺爺的背影,我心頭一酸!勤勞了一輩子的老人家是閑不住的!
奶奶去世以后,爺爺特別孤單,我回來的兩個星期,爺爺除了睡覺,其他時間都是和我在一起,他也特別喜歡吃我老媽做的飯菜。每個清晨,爺爺很早就做在我家的炕頭上,用紙卷起一根旱煙,一邊抽一邊和我嘮嗑。爺爺是參加過抗美援朝,跨過鴨綠江、上過戰場的英雄!小時候聽得最多的是他老人家給我們講打鬼子的故事,他講不厭,我們也聽不厭……和爺爺一起懷念那個年代,想念的人和事,還有我的童年。
我從小是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的,他們寵我疼愛我,所以感情特別深。生活在農村的老人家是特別重男輕女的,但我是個例外,我老爸是長子,下邊有一個姑姑三個叔叔,我不僅得到了他們寵愛,還有奶奶的妹妹,也就是我姨奶家幾個叔叔姑姑的長輩之愛,這也是我與長輩之間的緣份。聽老媽講,叔叔姑姑們經常因為爭著看護我而打架!我的二叔是在生產隊趕馬車的,寒冷的冬天,他每次去城里拉東西都會買兩個燒餅,但他只舍得吃一個,剩下的一個總是揣在懷里留給我。
最寵我嬌慣我的人是奶奶,村里人背后都管她叫“李鐵梅”。“李鐵梅”是現代京劇《紅燈記》中的人物,是一個繼承父志,為抗日部隊送情報的奇女子。奶奶在村里的威望特別高,誰家有個大事小情的都找她解決。在東北的農村,很多家庭婦女是不能上桌吃飯的,因為奶奶的寵愛,所以我從小的待遇就不一樣,和奶奶一起上座吃飯,奶奶去哪里辦事都會帶上我,從小我不知跟著奶奶吃了多少人家的飯,跟著奶奶一起出名了!這也養成了我從小任性的性格!我老媽實在看不下去了,狠狠的打了我一頓,誰知我老媽在前面打我,奶奶在后面打我老媽,還生氣的罵:“這婆娘怎么下手這么狠”!老媽為了阻止我和爺爺奶奶在一塊,就強制把我帶回家,把我單獨鎖在房間里,我對著窗戶哭得聲嘶力竭、肝腸寸斷……老媽最后沒轍妥協了,我又愉快的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直到我步入社會工作。
在那個物質和精神特別匱乏的年代,我的童年因為長輩們的疼愛而特別幸福。小時候家里是很貧窮的,但因為爺爺是抗美援朝的老兵,國家是有補助的,所以我不缺零花錢,老媽是下鄉知青,家里條件好一點,老爸在鄉鎮上班有工資領的,所以我從小在吃穿上都比同齡的孩子好很多。唯一不好的是我從小體弱多病,老爸掙點錢都用來給我看病了!
童年里最幸福的場景就是過年了!一到冬天,家家戶戶包凍餃子、黏豆包、蒸饅頭……家族的親戚今天你家,明天他家,在歡聲笑語中有條不紊的把活干完,準備過年。爺爺是最喜歡放鞭炮的,他老人家在吃穿上舍不得,買過年的鞭炮卻一點也不吝嗇!爺爺很早就買好鞭炮,有一百響的、有兩百響的,還有二踢腳等等,在陣陣的鞭炮聲中,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年夜飯,感受著過年的樂趣和濃濃的氛圍!
爺爺的大哥,我的大爺爺在1959_1961年的“三年自然災害”中被餓死,留下了幼下的兩個伯伯和兩個姑姑,善良的奶奶從小照顧他們長大,直到成家立業!所以奶奶的外號“李鐵梅”是村里人對她的敬重和肯定。村里人都說:“李鐵梅”就是沒有文化,如果有,應該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每逢過年,來奶奶家拜年的人特別多,一波又一波,絡繹不絕!我和弟弟妹妹們最高興了,因為有很多好吃的等著我們呢!而我因為和爺爺奶奶住一起,總是近水樓臺先得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我的童年是幸福的,擁有太多的寵和太多的愛,幼年的記憶中除了和小伙伴的嬉戲打鬧,就是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的生活。小的時候就在想,等我長大了,掙錢給他們買衣服、買鞋子、買好吃的……而當我自己真正長大的時候,他們已經不在了,沒有機會報答他們了!
奶奶年輕的時候身體就很弱,在我的記憶中,每年的春天,奶奶都會大病一場,經常需要打針和吃藥。我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沒有再繼續學業,跟隨調轉工作的叔叔一家去了河北省工作。拿到人生中的第一份工資時,我的心情雀躍不已!心里盤算著一個月能存下多少錢,年底回老家給家人買什么禮物。
我一個人坐火車回老家,奶奶看我回來,精神狀態特別好,還親自煮了大碴粥給我吃。和爺爺奶奶分開了這么久,我們有說不完的話。奶奶的身體狀況已經很差,睡到后半夜,奶奶喘得很厲害,已經無法正常躺在炕上,只能趴在枕頭上!我立刻喊來老爸老媽去找村里的大夫,大夫說奶奶的身體已經油盡燈枯,讓我們盡早安排后事。好容易捱到了天光,我立即去鎮上給在外地的叔叔拍了電報。陪著躺在炕上的奶奶,聽著外面院子里木匠在伐木的轟隆聲,我的眼淚不受控制的往下流!
臘月二十一,我去外地工作后回來的第三天,奶奶走了,她老人家生前活的玲瓏剔透,看透人情世故而又不世故,走之前把身后事也安排的妥妥當當。送別奶奶的那天,天氣很冷,地上是厚厚的積雪,出殯的人群隊伍很長,全身披麻戴重孝、一步一叩,送奶奶最后一程!
在送別的路上,奶奶的妯娌,我的二奶奶一邊趴著窗戶一邊哭喊:“你怎么走的這么早,等等我呀”!奶奶去世后半個月,二奶奶也跟去了!奶奶走后的春節過的孤寂而寒冷,熱鬧喧囂的場面已不在,只剩下了爺爺孤單的一個人。
爺爺生病的時候我已經在南方上班,2004年回家竟然是我和爺爺的最后一面。我從家里走后不久,爺爺就生病了,我當時因為負責醫藥公司的《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認證,暫時無法回老家。爺爺一輩子沒有離開過農村的家,第一次去城里竟然是為了看病!聽老媽講,爺爺像有預感似的,他叫兒女和媳婦都一起去城里逛逛,檢查完身體后爺爺自掏腰包請大家吃了頓大餐。回家后爺爺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已是肺癌晚期!我打電話給爺爺,說忙完工作就回去看他,他在電話里安慰我說:“霞啊,爺爺沒事,你剛回家沒多久,等過年再回來看我吧”,想不到這竟是我和爺爺的最后一次通話!從檢查身體到爺爺離開我們,只有十七天的時間,沒能回去見爺爺最后一面,是我一輩子的遺憾!
在我們的生命和人生中,一些人注定很重要!爺爺奶奶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長輩!他們從小把疼愛給了我,但我卻未有機會報答。人到中年,回憶起與爺爺奶奶的生活點滴,更是感嘆生命無常,親情可貴!
我心中一直保存著一個畫面:在一間溫暖的磚土混合的房子里,爺爺拿著他的旱煙袋,坐在炕頭,一邊抽一邊咳嗽幾聲,奶奶則躺在炕上,有時候不舒服會趴在枕頭上,我在溫暖的燭光下,在爺爺奶奶的陪伴中,伏在炕桌上寫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