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常見生理改變
生理性體重下降:新生兒出生后2-3天因進食少、排胎便、皮膚蒸發等不顯性失水,體重可減輕。下降量約為出生體重的6%-9%,最多不超過10%,一般在7-10天恢復出生時體重。
生理性黃疸:大部分新生兒在出生后2-3天會出現皮膚、黏膜、白眼球發黃,4-5天黃疸最重,可能會涉及軀干和四肢近端,7-10天消退。若沒有其他異常,如精神好、吃奶香,大便無異常,這就是生理性黃疸。
色素斑(胎記):在腰部、背部和臀部往往可看到灰藍色色素斑,會自行消失,不需治療。
假月經:女嬰出生后3-5天,從陰道流出似牛奶樣分泌物,有時可見少量出血,持續3-4天,這是由于在胎內受母體性激素影響所致,不必擔心。
乳房腫大:無論男嬰和女嬰,在出生3-4天內出現乳房腫大,有時溢出微黃色液體(泌乳),出生后8-10天達最高峰,經2-3周后自行消退。不應擠壓,以免感染。一旦感染要積極治療。
打噴嚏:新生兒常有打噴嚏,尤其睜開眼面對強光時。打噴嚏有助于新生兒將鼻內異物排除,阻止灰塵進入肺部。
打嗝:新生兒易打嗝,特別在喝奶以后。常見原因可能是吸入冷空氣,喝了冷的奶或吃奶過急。打嗝時,喂些溫開水或母乳及溫度適宜配方奶,多數打嗝可終止。
溢奶:乳汁從口角流出,量不多,發生在喂哺后1-2小時,6個月左右可停止。
螳螂嘴:新生兒哭時,常可看見口腔兩側頰部有一個較厚的脂肪墊隆起,屬于正常情況,不需處理。
脫發:大部分新生兒在出生后2-3周內發生明顯脫發,一般經9-12周后,會重新長出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