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的網絡江湖

一個關鍵詞,一片江湖,

三個關鍵詞,N個圈子,

十二關鍵詞,一種必然,

一個霍洛斯,走向母體。

。。。。。。

羅胖忽悠的《必然》看完了,明顯感覺比《失控》差很多,感覺上像十二篇互聯網文摘,貌似聯系,卻彼此獨立~

努力想找出這12個關鍵詞之間的種種鏈接關系,或許有,或許沒有,找找看,猜猜看~~

“形成”是量變到質變的涌現,互聯網提供了足夠的數量,也必須要聚集越來越多的數量,在一個偶然的瞬間,涌現出全新的江湖

“知化”是讓世間萬事萬物,都逐步的具有智能,像上帝一樣給每一個物件生命,想想看,如果你的衣服會思考,會自動調節溫度。。。

“流動”讓單反相機變成手機里面的美圖秀秀,所有的東西的固化性都會減弱,在流動中不斷演化,實時升級,而固態的東西就影響了這樣的流動,所以整個世界都在軟件化,比特化

“屏讀”會充滿我們整個世界,內容在不同屏幕上不斷的變化與流動,它的精彩與無限,讓人沉溺~

“使用”一件東西、產品、服務,而不是擁有它們,隨時租用與訂閱,用完之后就釋放,不但環保,而且總能用最好的~

“共享”激發每一個人在網上的貢獻行為,不計報酬,夜以繼日,奉獻自己的智慧和光陰,共享主義激勵所有人為之奮斗。

“過濾”是在面對這個龐大爆炸的信息世界的一種個性化定制的能力,每一次點擊,停留,點贊,點評,一篇文章一次購買,都是對自己個性化定制的一次努力。主動選擇,被動選擇,全在網絡

“重混”使不同領域跨界互聯,在不斷的混合中,涌現出不可思議的各種狀態,創意,存在,甚至奇跡!

“互動”讓鏈接成為一次全新的互動,有問必答,好玩又有溫度。。。在未來沒有聯網沒有互動的東西,是毫無用處的。

“追蹤”在網絡上的每一次行為,主動或被動地記錄他們,對這種記錄的不斷統計和使用,讓生活的質量越來越高,但是也讓隱私逐步變成一種傳說。

“提問”,在不可思議的點與點之間,復雜鏈接中,碰撞出的或許是一個問題更優質的答案,或許碰撞出更多的未知和問題,或許遭遇奇點,問出一個嶄新的世界。。。誰知道呢?

“開始”,所有的網絡化行為,所有的鏈接,所有的節點上的強盛,都是為了成就一個宇宙大佬-----那個恐怖的“霍洛斯”----互聯網這個超級大腦,駭客帝國中的The Matrix,而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

所有這一切的基石都是網絡,網絡的基礎元素就是節點和鏈接,億萬個節點衍生出何止千億級的鏈接,每一次鏈接都是一次奇異的體驗與旅行。既然如此,上述12個關鍵詞,應該可以總結到節點與鏈接之中,或許可以這樣說:

節點在鏈接中“重混”與“互動”,一步步“形成”未知的狀態,通過鏈接,節點在“流動”、“共享”,并不斷的“知化”,每一個節點都在“屏讀”化,被更多的“使(租)用”,而非占有,節點也將被智能化的“過濾”,并以鏈接“追蹤”節點的實時狀態,在節點與鏈接不斷演化中,引發更多的“提問”,而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