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獲得一個杭州學習的機會,學習之地恰又在西湖邊,游西湖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這次西湖之行,對我并不是首次,幾年前就曾經兩次到過西湖,一次是2004年的9月中旬,正是游玩的最好季節,微風過處,翠綠的柳條輕拂湖水,水面上蕩起片片的漣漪,滿塘的荷葉中,朵朵荷花一襲往日的嬌羞,頻頻的向岸上招搖,與白堤上歡騰的游人相映成趣,湖光山色之中流淌著無盡的歡娛。
一次是2012年的盛夏,灼熱的太陽炙烤的大地,連湖面上都升騰陣陣熱浪,楊柳軟軟的靠在岸邊,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連愛炫美的荷花也無奈的茍且在荷葉之下。
今年冬日里游西湖,卻是別一般的情致。杜牧當年頌揚州寫到“秋盡江南草未凋”,今日冬哥贊杭州則曰:寒侵西湖見真情。是這樣的,瑟瑟的寒風中,楊柳依舊倔強的依偎在湖面上,雖然少了往日的嫵媚,但多了一份執著與堅守,執著中透著對生命的敬畏,堅守中詮釋著對愛的不離不棄。道路兩旁的銀杏,也在苦苦的支撐著,一地的金黃不知道是在控訴北風的殘酷,還是怨恨樹的不挽留,最終以生命的至美來抗爭世間的薄情。
再次踏上斷橋,光禿禿的橋面上,難以捕捉到丁點的詩情畫意,遠處叫賣油紙傘的商販喚起了我的某些沖動,但天高氣朗,不可能會有鋪天的大雨,更不敢奢求兩千年后能與白娘子再來邂逅一場情緣了,法海已經永遠的走了,遠處的雷峰塔卻仍兇神惡煞的矗立在湖邊,風中還充斥著許仙的嗚咽和仕林的啼哭。罷了!罷了!嘆息之余已經踏上了白堤。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