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今天帶孩子看了火爆熒幕的《長安三萬里》,本來以為適合學(xué)生們看,卻發(fā)現(xiàn)劇中的很多可意味不可言傳的情感更適合大人去看,長達(dá)三個小時的電影,看完之后心情十分復(fù)雜,尤其是最后一句的額“詩在,長安在”,真的破防了,眼淚居然流了下來,也許是對李白豪放不羈的一生羨慕嫉妒之情,也許是對他官場上大起大落的憐憫之情,或是對他壯志難酬的無奈之情,又或是他和好朋友高適別人看不懂的友誼而感到贊嘆!
電影開場之前,我以為是有關(guān)盛唐詩人的歡樂故事。電影開場之后,我很快就意識到,這個動畫在講述人物故事的時候,是怎樣同時留了陽光明媚和烏云憂郁的兩面。最近學(xué)到一個詞,“陽光抑郁癥”,這個片子就將這種氣質(zhì)做到了極致,不得不佩服。這部片子畫面太美了,是我見過的最美的動畫電影,幾乎每一幀都可以接下來做壁紙,對孩子來說,這是感受中國山河之美/唐詩意境之美的最好作品,所有詩句都有了鮮活的視覺印象,美/恢弘/震撼!
每一個詩人都有鮮活的形象,一旦一位孩子認(rèn)識的詩人出場,都異口同聲的把他們的詩背了出來,并同時發(fā)出驚嘆。冰冷社恐的才子王維,放浪不羈的老人賀知章,缺了兩顆牙的可愛小杜甫,都讓人印象深刻,可以說是唐代詩人啟蒙的最好方式。但是,除了這些表現(xiàn)的美和鮮活,這部片子的核心,孩子看不懂。孩子看不懂的地方有很多,大多數(shù)連解釋都解釋不懂,可能自己都沒辦法把那種感情描述出來,只能自己在內(nèi)心細(xì)細(xì)品味。
孩子看不懂,為什么李白商人家庭出身,就是社會上的下等人,不能參與考試。孩子看不懂,為什么李白有如此才華,為什么還要求大戶垂青,卑微地吃閉門羹;孩子看不懂,高適想要獲得機會,為什么要在宴會上舞劍,只求貴人一眼垂青;孩子看不懂,為什么人人要在玉真公主面前表演歌舞書畫,為什么杜甫說“作詩人人都會啊”;孩子看不懂,為什么裴將軍空有一身本領(lǐng),卻在朝廷任用藩將情況下毫無辦法;孩子看不懂,為什么當(dāng)朝宰相李林甫,一定要器重藩將,甚至不惜養(yǎng)虎為患;孩子看不懂,李白的朋友小裴“公子”,為什么一身武藝才華卓越,卻因為是女子而沒有用武之地;孩子看不懂,李白已經(jīng)名利雙收,怎么還是一定要身份,為此不惜入贅別人家;孩子看不懂,為什么高適的詩寫得出名了,卻因為太過于正直而讓人遠(yuǎn)而避之;孩子看不懂,為什么郭子儀沒有過錯卻要被斬,安祿山心生反意卻可以被庇護(hù);孩子看不懂,為什么李白得到皇帝賞識了,卻在長安城的酒肆里越發(fā)醉生夢死;孩子看不懂,為什么李白退出長安后要修道,寫下謫仙人的詩,卻又難以得道;為什么李白出世修道之后又入世,投靠了永王,最后險些身敗名裂;為什么高適和李白相交一輩子,卻連暮年一次險境都不敢救李白。。。
所有這些,孩子都看不懂,也解釋不通。
但所有這些,都讓看得懂的中年人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