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烈烈,相互拆臺無下限的美國大選隨著普朗特的獲勝而初告一段落,如果沒有太大的意外特朗普將成為繼奧巴馬之后的美國第四十五任總統。而在大選過程中的各種政治秀和丑聞也讓我們對美國的民主政治認識的更加清楚,所以筆者今天就美國大選這一熱點談談美國的政治民主。
一,沒錢你玩什么政治,美國大選,一場只有富人才能玩得起的權力游戲。
在金錢早已成了“美利堅式原教旨主義”的今天,美國總統候選人競選資金的籌措機制、數額以及最后的開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美國總統寶座的最后歸屬。
在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的一次演講,一次宣傳動輒幾十萬,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美金,所以要想玩轉美國大選沒有幾個億美元的啟動資金是不行的。那么這些錢從哪里來呢,一個是自己本身就是大資本家可以自己出大部分錢,就像特朗普,他本來就是一個在商業圈混得風生水起的巨頭,還有就是依靠華爾街的財團為你捐助,就像奧巴馬本來是個窮小子,在各大財團的支持下成了總統,這種事在美國歷史上也算是小概率事件。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像布什家族,克林頓家族這樣有錢有勢的摘得總統的寶座。什么原因也就不用多說了。
所以大選本就是一場富人的權利游戲,而資本才是每一位玩家的入場卷,要不親自上場,要不選擇可以代表自己利益的人,而根本目的就是保住大資本家的財富。在美國窮人是玩不了政治的!
二,真民主嗎?看得見的是政治的民主,看不見的是經濟的專制。
好多人覺得一人一票的美式民主才是真的民主,可真是這樣嗎?其實不然。美國政治的實質是美國的既得利益者(即占據統治地位的財團,大資本家)在實現了經濟上的專制以后,把表面政治上的民主交還給了大眾。用一句網上的段子來說:你以為你們選的是總統,其實你們選的不過是演員。而真正的導演是美聯儲,是華爾街。
在美國政治是經濟的傀儡,只要華爾街還在,美國的中心永遠就不會是白宮,而是美聯儲,這個挾美元以號美國,甚至號天下的機構。美聯儲是什么,準確和來說他不是美國的國有機構,而是由花旗,摩根,漢華,大通曼哈頓,漢諾威等大集團控股的銀行共同體。而美國政府的各項費用包括軍費來源無不是向美聯儲來借貸,其所欠下各財團錢的數量之多,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都還不清,所以美國的稅收不是交給政府,而是交給了美聯儲,一旦美聯儲切斷美國政府的經費供給,白宮也只能停業關門。
如羅斯柴爾德說:只要我能控制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我不在乎誰制定法律。所以控制了發行美元的美聯儲,那些大資本家根本不在意入住白宮的到底是誰!把表面民主還給百姓又何妨!因為他們早就實現了經濟上的專制。
<時間所迫,只能作這些簡單分析,不周之處,還望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