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華商報》報道了一則新聞:東莞一男子因為領導不讓他加班,領不到加班薪水,覺得領導是針對自己,他因此情緒激動,站在頂樓的欄桿上準備跳樓。警察把他營救下來后,他直直地說,你救我一次,難道還能救我一輩子?警察的回答也很暖心,說:能救一次是一次。
是的,別人能救你一次,但不能救你一輩子。別人能救你的命,但不能救你的心,能救你的只能是你自己。如果你的薪水需要用加班時間去換取,我覺得,你這一生必定過得磕磕絆絆,必定會長期活在社會的底層,如果不尋求改變,必定整天生活在苦悶之中,你的前途沒有什么何希望可言。
一個人能否實現(xiàn)財務自由,要看他對待時間的態(tài)度,看他如何利用業(yè)余時間獲得自我的成長。
1、以時間換取金錢,這是窮人思維
打開百度App,看更多圖片
《稀缺 —— 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這本書解釋了 “ 窮人為什么這么窮,富人為什么這么忙 ”。
我們平時常常講窮人思維,什么是窮人思維呢?窮人思維不是窮人的思維,是“曾經是窮人”的思維。窮人思維對我們的第一個影響,就是喜歡用時間換錢。窮人的時間不值錢,所以他們恣意浪費時間,愿意用時間換金錢,他們認為每一分收入都要靠一己之力去獲取。
“富人思維”則完全相反:花錢,要么是為了賺錢,要么是為了享受,兩樣都不搭的事,就不值得白白浪費精力。
富人以金錢換取時間,用金錢購買別人的時間為自己賺錢,而空出自己的時間用于人生規(guī)劃、學習,用于目標設定,他們善于借助平臺和他人之力,采用杠桿原理,以小搏大,換取更大的財富。
那么該怎么成為富人呢?
簡七的《好好賺錢》一書中談到,要想變得富有,必須積極地關注和追求財富,必須提高我們的財富親密度,這就是富人思維。怎么才擁有這種思維方式呢?
第一步:跨越稀缺陷阱,把錢當作手段,而不是目的。
我們追求財富也一定要看到財富背后的東西。錢是一種資源,一種手段,它在流動過程中能夠為我們帶來長期的價值。有時候,把錢看得太重,只顧眼前利益,就會失去更多的財富。
第二步:注重長期回報。
越是注重長期回報的人,越能獲得更多的收益。
第三步:先考慮目標,再尋找資源。
我們越窮,就會越關注錢,而忽略了其它東西,忽略了人生的目標、規(guī)劃,忽略了自身的提升,忽略比錢更重要的東西。只顧眼前利益,沒有長遠目標。富人思維以目標為導向,通過目標去反推自己擁有的資源,把注意力集中到具體的行動方案上。
2、業(yè)余時間決定你未來的生活
杜子健說:工作時間,只決定你當下的生活,業(yè)余時間才決定你未來的生活。
一個人有業(yè)余時間是多么幸福的事,有了業(yè)余時間,可以用于讀書、寫作、學習技能,可以用于培養(yǎng)自己的小愛好,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專多能的“斜杠青年”。
我的一個朋友陳慧,是浙江余姚梁弄鎮(zhèn)菜場的小販,當?shù)厝硕冀兴叭薄9ぷ髦啵矚g寫作,從2010年起,她陸陸續(xù)續(xù)在QQ空間里寫文章,寫的都是身邊市井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她的文章樸實卻充滿濃濃的鄉(xiāng)情,文字通俗卻不泛俏皮幽默。去年六月,在當?shù)匚幕块T的支持下,她把自己人生經歷中的33個溫情又殘酷的小故事,匯聚成了一個本書,書名叫:《渡你的人 再久也會來》。
白天,她在口水四濺的菜市場販賣日用百貨。晚上,她在家潛心寫作,努力學習,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草根作家。她說:人不管處在什么環(huán)境下,有點令人愉悅的小愛好,懂得遵循自己的內心并堅持下去,總會受益一生的。
我還有一個同事,他喜歡玩攝影,業(yè)余時間一有空就要跑到外面,東拍拍,西照照。那時,我們常常取笑他不務正業(yè),花那么多錢買攝影裝備太不值了,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在攝影圈里越扎越深。
五年后,我們都離開了原單位,前幾天聽人說,他已經開了一家影樓,專為小孩子拍照,生意很不錯,他目前的收入已遠遠超過他的工資。
8小時的工作,只能給你謀生的薪水,而8小時以外的學習,必定會改變你的未來之路。你對待業(yè)余時間的態(tài)度,決定你的人生高度。人不管處在什么環(huán)境之下,都要有自己的一點小愛好、小技能,它們會成為你受益一生的資本。
3、成功的人,工作必定超過8小時
上帝是最公平的,祂給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都是24個小時。而上帝其實也是不公平的,祂讓那些嚴格自律的人、會利用時間的人,獲得成功的機會,讓那些只會享受,不思進取,只會做上班那點事的人日漸一日地平庸下去。
根據(jù)帕累托定律,只有20%的人才能成功。一個人要想進入那20%的行列,想要取得一些成就,必定要花多于常人的時間,必定要比別人多吃一些苦,多遭一些罪。
王健林曾經有一個行程清單,他在11月30日這一天,4:00起床,然后健身、吃早餐,乘機從雅加達飛到海口,參加完項目的簽約儀式后,飛回北京,到達辦公室是19:10。他短短的一天,跨越了兩個國家,三個地方,工作時間最少是15個小時。
王健林不是偶爾才這么忙碌的,軍人出身的他有嚴格的自律,一天工作10多個小時是常有的事,而且他每天都是第一個到達辦公室。
劉強東前一段時間說,混日子的都不是我兄弟,他剛開始做電商的時候,把床鋪支在了辦公室里,每天24小時待命。現(xiàn)在他還能每天從早8點,到晚上11點工作,他每天還在享受拼搏的快感。
如果王健林、劉強東也只是像普通人一樣朝九晚五,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那他必定只是籍籍無名,成為最普通的那個老王和老劉。
8小時以外的時間,是你獲得彎道超車、實生人生逆襲的機會。不要為了多掙那三、五十元錢,簡簡單單地出賣你的寶貴時間。千萬不要浪費你的業(yè)余時間,否則,真的沒有人可以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