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及父親的墳在前幾天母親帶著弟弟去拜祭過了,雖然今天孩子放假,但他病了,所以決定不帶他回家。天氣預報說從今天起氣溫會跳水,我已經公園溜達回來,還走得出汗,絲毫沒有看到降溫的跡象,或許要到傍晚?
春至清明,已經是綠濃紅淺之時。我一直很奇怪,我為什么一年總是要做幾回類似于背靠絕壁腳臨萬丈深淵毫無回旋之地的夢,每每驚醒時在一身冷汗中都慶幸這只是一個惡夢。
有些時候我在想,我每天不斷地堅持記錄自己所行的一切,到底有沒有意義。這事不可能去問別人,因為與他們無關。也不能拿自己的雞毛蒜皮之事去說些什么,或者去獲取些什么。越來越獨立的性格,導致我也越來越緘默。
我擁有很多微信群,但幾乎不再參與聊天,如果非要說有些什么損失的話,那就是錯過了很多紅包;如果說要問有些什么收獲,那就是每天如果我要寫些什么的話,一個念頭興趣到停筆成文,最多只需要一個半小時,也可以打出兩千來個字,這讓我覺得有些有趣。
我自知自己基礎淺薄,看高手們寫的越多,就越發不敢輕易賣弄。只能選擇默默地做好自己的事,慢慢地積累自己需要的經驗和知識,以期望在未來某個適合的日子能做好自己想做的事。
我倒不是自卑,而是覺得自己的能力真的不足,一個人能清醒地認識自己,我以為這是一件好事,這樣他就能自主地去改變自己,從而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我自以為我正在這樣做,當思考和行動占據了我絕大部份時間時,為此哪怕錯過很多很多我也沒有后悔過,或者解釋過。
當這篇文章在簡書上發布時,我的文字在簡書上已經累計有十一萬字了。我不在乎有多少點贊,我也不在乎有多少流量,之所以往朋友圈里發一次,只是為了打個卡,告訴自己今天又完成了計劃中的一部份,成績倒沒有斐然,但質量卻是在慢慢上升。
無數個日子,我都在暗暗告誡自己:寫文的目的僅僅只是為了能夠順暢地總結自己,去修飾,去華麗,去浮夸,讓文字記錄的一切呈現在自己眼前時,可以直達心底看得分明。
我變得越來越只在乎自己:我需要我每做一件事,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我要我每說過的一句話,都能為之承擔責任;我要我對待相處的每一個朋友,可以和他們開玩笑,但絕不做背叛對方的事情。一個人可以自私,但可以少一些只顧自己的自利,人生在世不過那么短短數十年,要對得起自己。
寫了這么多,天還是那么藍,沒有風起云涌電閃雷鳴。嗯,說明做人還是清清白白的好。
20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