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23? 鄧麗
? 《我的情緒小怪獸》是一本設計精巧的立體繪本,顧名思義,它的內容是圍繞著——“情緒”這難以用言語描述的一系列主觀認知經驗——的主題展開的。情緒有什么?喜、怒、哀、樂、驚、恐、愛、嫉妒、慚愧、自豪、內疚……情緒小怪獸是什么?別急,跟著這本書一起來看一看吧。
安娜·耶納斯依托小怪獸這一深受小讀者喜愛的角色,巧用繽紛明麗的色彩,植入情緒這一概念,并帶領孩子們去接觸、了解快樂、憂傷、憤怒、害怕、平靜、愛這幾種最常見的情緒。形象的表達,再加上新奇有趣的種種立體機關,避開了語言描述上的艱澀,讓讀者能夠直接在感性層面讀懂作者和小怪獸想要表達的意思。
人類自出生睜開雙眼看世界起,對色彩的感知能力飛速發展,到了2歲左右開始能夠準確分辨清楚各類顏色,也逐漸有了自己的喜愛和偏好,不同色調不同明度不同純度的色彩引發著寶貝們探索的興趣。在《我的情緒小怪獸》一書中,作者用帶有鮮明特征的色彩來指代潛藏在我們心中的情緒,引導孩子們去了解、去熟悉、去表達、去控制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情感。
幼童對自身心理和身體的認知尚處于發展階段,思維邏輯和分析能力在累積的經驗之中完善。有時他們會覺得小肚子小屁股脹脹的,卻聯系不到是想要便便;有時候他們連打噴嚏直打哆嗦、很不舒服,卻不知道這是因為太冷了;有時候他們會覺得胸口堵堵的、想大喊大叫拳打腳踢,卻不知道原來這就是生氣、憤怒;有時候他們變得畏畏縮縮、別別扭扭、小聲哭泣,卻不知道這是害怕。剛一出場的小怪獸,也恰是這種數不清理還亂的混亂狀態,五顏六色的蠟筆線條把它的身體塞的滿滿地,還拖著無數線條,被他的朋友小女孩說像一團亂麻。所有的情緒像所有的色彩一樣攪和在一起,除了蠟筆涂鴉外,作者還有了多種材質展現出不同的風格交融——涂在報紙、硬紙殼上的色彩、涂在包裝袋、餅干塊上的色彩。這些細節可以在閱讀過程中增加無數樂趣。
看著煩惱的小怪獸,小女孩想出一個好主意,用瓶子來分裝情緒,這也是本書的重點——引導、分類、進而控制自我情緒。李潔博士在她的親子游戲書中也曾提出過這樣的空瓶裝情緒的游戲,對于幫助理解和表達都有局限性的孩童們疏通情緒,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小女孩帶著小怪獸歸類的第一種情緒叫做快樂——黃色,這種明媚飽滿的色彩帶給人喜悅和滿足的直觀感受。 紙板手工做出的束束黃葉,報紙太陽,紙盤花朵、餅干、小蛇,滿頁都是溢出來想要分享的快樂。轉頁,我們跌進藍色憂郁的世界,憂傷伴著陰雨而來,匯進大海,立體云朵,折紙小船,棉繩雨滴等細節及立體設計沖淡了憂傷的負面影響,反倒帶來大大的新鮮感。之后紅色的怒火、黑色的驚慌、綠色的悠閑,粉色的喜愛,每一種情緒和顏色都通過不同的材質與表現形式給小讀者們帶來新奇感受,原來繪本不僅可以用雙眼看,還能用雙手觸摸;繪本不僅只有平面的、靜止的,更有柔軟的、變幻的。
《我的情緒小怪獸》試圖通過立體變化的制作工藝給孩子們帶來不一樣的閱讀體驗,難得的是書籍本身并非只重精巧的技藝,而是內涵與實用性并重。全書無復雜的情節,也無華麗的辭藻,僅是用最直觀、最易于理解的方式,表達出每個家庭成員,無論家長還是孩童,都需得具備的能力——學會掌控情緒,而非讓情緒控制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