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行這樣一個詞,“童年報復性補償”,主要用來形容成年人因為在小時后沒有錢買自己所喜歡的玩具,因此等到實現了財務自由之后便會瘋狂的給自己買玩具。而據淘寶某項數據顯示,中國有7000萬成年人會給自己買禮物,57%是90后。
那么,這個兒童節你為自己買禮物了嗎?讓我們來細數一下,在90后的童話世界里,究竟哪些玩具才是“真愛”。
NO1.小霸王游戲機
要說小時候最早出現的游戲機,名列前茅的便是小霸王,盡管能玩的游戲寥寥無幾,記憶最深的也只有俄羅斯方塊。但它在孩子的世界里,卻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只要你拿上一臺小霸王游戲機,那么你便是整條街上最靚的仔。一個小小的塑料殼,一塊小屏幕,幾個按鍵,再加上兩塊小電池,絕對能夠玩到你吐。因此,在物質比較匱乏、科技遠遠沒有現今這么先進的歲月里,它的出現可謂是極大豐富了我們的童年。
NO2.游戲卡碟
還記得黑白電視機盛行的那些日子嗎?在那時候,游戲卡碟還是一種比較稀罕的東西。畢竟作為一個沒有經濟收入的小孩子,相信很多人都會對它望之而卻步。后來,隨著彩色電視機的出現,游戲卡碟的價格一降再降,終于開始走近了尋常孩子的家里。不少老款電視機都帶有這樣的卡碟讀取功能,雖然能夠玩的游戲是乏善可陳,比如七龍珠、蜘蛛俠、超級瑪麗等等,還要通過自己找準鏈接手柄的插口才能夠進行游戲,但它已經為不少孩子提供了一種非常方便且相當不錯的游戲體驗。
NO3.打彈珠
又叫“彈球兒”、“打珠子”,它可以說是世界性的兒童游戲了,簡直是老少咸宜,誰都會玩。它的常見玩法有兩種,第一種就是原地畫圈或者線,通過直線撞擊,把另一顆玻璃珠打到某種界線為勝。另一種就是在黃土地上挖幾個小圓洞,入洞者勝。在彈珠子的過程中,輸者會失去自己對玻璃珠的所有權而有些失落,而勝利的人則是喜氣洋洋地把別人的玻璃珠裝進自己的口袋。可別小瞧這一兩顆珠子,它在某些時候還可以充當硬通貨呢,而且大珠子會尤其受人歡迎。
NO4.紙牌游戲
這里的紙牌可不是撲克牌,而是一種要自己拿回去用剪刀剪開的紙牌,現在市面上已經很難見到。一張完整的紙牌可以剪成十幾、二十張,以上面印刷圖案的空白處為界線剪開。這里有一條約定俗成的慣例,剪紙牌的時候很少會有人從圖案中間剪開的,上面的人物多種多樣,主要以當時正熱播的電視或者動畫面人物為主,而且那些剪得整整齊齊的紙牌最受人歡迎。它的玩法很多,其中一種記憶尤深的玩法是將紙牌堆在地上撲正面,誰要全部撲過來了就是誰贏,輸了的要是把所有的紙牌都擺了上場,那可就欲哭無淚了。而另一種玩法,就是把紙牌變成硬通貨,然后加入撲克來分個勝負,這里就不過多詳述。
NO5.吹泡泡
泡泡也是頗受90后們童年時期歡迎的。吹泡泡的原材料有很多種,洗潔精、沐浴露、頭發、洗衣粉等等都可以。把手伸進裝有這些液體的水里,大拇指和食指握成一個圓圈,然后用嘴巴對著圓吹,就可以出現一個個在陽光下五彩斑斕的泡泡,緩緩向上空飄去,直至破滅。它的專業玩具就是泡泡棒,上面有一個小圓圈,把它一個配套的小瓶子里,泡一下里面的液體再拿出來,就可以吹出不少大小不一的泡泡,后來,這個小瓶往往會被裝上洗潔精等不明混合物。
NO6.水中套圈游戲機
這款游戲機勝在不需要電,操作也簡單。首先控制按鈕,讓在水中游動的小圓圈移動,緊接著將它套在屏幕內的目標點上。也因為玩法單一、水中的背景單一,這種游戲機雖然流行了起來,但往往玩膩了就會被丟棄在一邊。
NO7.發條青蛙
顧名思義,這是通過手動的發條,來為青蛙積蓄移動的能量。上了發條之后,手一松開,青蛙就會在地上蹦跳出去,直至發條繼續的能量耗盡,等待下一次的蓄力。
……
兒時的玩具還有很多很多,這里只是小小的一部分。不知道在你的童年記憶里,最受歡迎的玩具又是哪一種呢?
下回再見。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立刪
公號黃粱夢????癡小白 出品
一杯清酒敬你? ??兩顆青梅留下
愿數十年后重聚? ?笑靨仍舊如花
瘋言瘋語瘋子
祝大家兒童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