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來老師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我臣服于他的理性,他是一個極度認真生活的人,他總是能在別人不經意的話中獲得巨大收獲。
舉個例子:
在這次的學習資料中有這么一段:“現在已經想不起來那究竟是我幾歲的時候了。反正那時候我很小。有一天,我做在家里翻書,翻得飛快…… 所謂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我當時就跟那清風一樣。我媽媽看了我一眼,隨口問,“翻那么快,能看懂嗎?” 我回答說,這種書,不就是隨便翻翻就可以了嗎?我媽媽的聲音里有一絲的不屑,說,“隨便翻翻就可以的書,你看它干嘛?” 當時我就愣住了,一秒鐘之前還為自己的小聰明洋洋自得,一秒鐘之后就感覺自己是瞬間就被打出了原型。”
從這以后笑來老師學會了只字不差的閱讀。這種生活對話在我看來實在再正常不過,即便我母親對我說這樣一句“隨便翻翻的書你看它干嘛”我或許真不會有任何錯愕的感想,這書要么繼續翻著,要么就放下了,至于僅僅因為這一句話而做出讀書改變,因此啟發開始只字不差的閱讀,誠實的講我可能做不出任何改變。
再舉兩個例子,在得到專欄笑來提起過一個名叫“金光”的朋友,在這個總是笑嘻嘻的朋友身上他學到了不抱怨。 一個東北發小時不時脫口而出且略帶吹噓意味口頭禪“咱是誰呀”卻被笑來喜歡,他因這句話而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因為“咱是誰呀”。
我們與笑來老師的差異或許在于他活得足夠認真,他重視每個身邊朋友親人的話,他總有那種能力從傳播者那里收獲那傳播者本身都不曾知道的價值。他從小生活在有知識氣氛的家庭以及父母教育有方,但在我看來這些都只不過輔助優勢,而真正成就今日李笑來的是他那信奉并始終錘煉的邏輯,以及那從別人的話里取得收獲并理清和打磨概念的能力。
要想成為笑來那樣的人,從認真生活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