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海說76:得之有道 失之有因
盡心篇: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于巖墻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說:"沒有不一樣的生命,老天是公平的,這是正常的天命,就人格和尊嚴而講,人人生而平等,要正視這個問題,人要知道這個問題就不會明知故犯很多錯誤,置自己于危險之中,就像人站在快倒的危墻一下,老天注定了公平的生命和宇宙世界,你卻選擇了善惡不同的生活方式,自然境遇結果不同,自己所做自己承受,這都是正常的命運。你要是作惡多端,犯罪受刑而死,這就不是正常的命運了,明白此理,才是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孟子說:"追求就能得到,放棄就會失去;努力追求就有利于獲得,想不想要獲得完全在于我自己,欲望有多強烈,成功的幾率就有多大。但所有的追求奮斗方法是有原則的,要符合道德規律,不能亂來,這樣得到它才是不違天命。如果你的追求努力是違背道德規律的,這樣的尋求則無益于得到,那樣的話,即是得到,也是身外之物不長久,甚至是飛來的禍財。"
盡心而知天命,知天命即是做到誠意正心。每個人出生都是一樣的四肢五官,生理機能也一樣,世界外部環境也一樣,修身立命全看個人修行了。也有一出生就弱智、殘疾的,還不少,這用佛家理論解釋即是“前世因,今世果”,這個孟子講的天命說一致,和道家講的輪回說也一致。
知天命不是讓你逆來順受,而是讓你了解生命的本質,懂得善惡取向,從而修正自己,改過立命。
雖然也有官二代,富二代,一出生就贏在起跑線上,但中國也流傳一句話“窮富不過三代”,為什么?很難有人能守住“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孟子浩然之氣。
孟子談到說,成功的欲望有多強烈,成功的幾率就有多大,心的能量是無窮的,現在有很多潛能開發的課程培訓,都是來激發人的潛意識,也就是喚醒內心的力量,通過大量實驗實例也確實幫助很多人煥發了無窮的能量,達到了人生巔峰。
想要什么你就去追求什么,幸福都是努力嘗試和拼搏奮斗出來的。在我們努力拼搏奮斗追求的過程中,要永遠保持正力正念正能量,永遠牢記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為人做事的底線,行由不得,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怨天尤人,呵風罵雨,斗呵爭訟,貪贓枉法,都是在加快滅亡罷了。即使有時候會收獲一些意外之財,不義之財,那都多是飛來的橫禍來討債的,遲早要還回去,絕對不能投機所好占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