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麗家的廚房很靈的,老公,我們家也這么設計好嗎?“
這是很多女性看到別人家的開放式廚房后的第一反應 :我們家也可以擁有一個。
但是中國人的傳統飲食習慣和西方人完全不同,生搬硬套顯然有問題。
西方人做菜大多數時候是下面這樣的。
而我們做飯是這樣的。
上面兩張圖很形象的展示了中西方美食制作的過程。
那就不能擁有一個“心心念念”的開放式廚房了嗎?
先來了解什么是開放式廚房
開放式廚房定義:是指巧妙利用空間,將實用美觀的餐桌與廚房緊密相連,形成一個開放式的烹飪就餐空間。
開放式廚房的優點
a.視覺美觀
餐廚空間連成一片,使原來割裂的小空間變成了大空間,因此視覺效果更大,更通透。
b.功能擴展
大人在做飯的同時,可以兼顧與親人交流,也可以更有效地照顧小孩。還可以參與到客廳等的娛樂活動中(看電視)。
c.空間集約
在原來兩個空間交匯的邊界處,可以設置更多的吊柜,吧臺等,產生了更多的儲藏和使用空間。
開放式廚房的缺點
(不是圖片清晰度問題,真的是油煙大,還有安全隱患。所以有些地方的煤氣公司是不允許開放式廚房的。)
西餐一般沒有明火,油溫僅有130攝氏度左右,故油煙很小。而中餐多為大火煎炸、猛火爆炒,油溫高達270攝氏度以上,產生大量油煙。
除了油煙危害健康和難以打理之外,開放式廚房沒毛病。
現代廚房的由來
法蘭克福廚房被譽為現代廚房設計的鼻祖,我找到了維基百科的定義。
Frankfurt Kitchen:
The?Frankfurt kitchen?was a milestone in domestic?architecture, considered the forerunner of modern?fitted kitchens, for it realised for the first time a?kitchen?built after a unified concept, designed to enable efficient work and to be built at low cost. It was designed in1926by?Austrian?architectMargarete Schütte-Lihotzkyfor architect?Ernst May's?social housing?project?New Frankfurt?in?Frankfurt,?Germany.
一位改變世人生活方式的偉大女建筑師,由衷致敬。
而此之前的廚房,如《唐頓莊園》(1910年)中展示的:仆人或主婦在地下室或房子的背后(離起居室越遠越好)進行烹飪,為的是防止煙霧和火災的隱患。
廚房家電
上圖是法蘭克福廚房的平面,下圖是現代廚房的平面。雖然廚房電器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安排合理的廚房流程,設計簡短的操作路程,在狹小的空間里創造出足夠的儲存空間和功能,科學的安排廚房工作三角區,這些“設計以人為本”的理念一直得到了傳承。
而現代化廚房電器的不斷更新,也為廚房開敞提供了可能。
從上表我們不難看出,油煙產生主要來自燃氣灶,并且集中在正餐時段。
既然燃氣灶是油煙的罪魁禍首,那么將它隔離開不就完美了嗎?
那么如何將現代開放式廚房的理念與中國傳統的烹飪方式相結合呢?
以下幾種解決方案可能是一劑良方!
1.將廚房分解成中、西廚。
中廚的部分放在里面,靠近外窗,并且設計移門(開門)進行封閉。這樣可以有效地隔絕油煙。
西廚部分可以敞開,與餐廳部分融為一體。這樣可以使空間更連續,視覺上更開敞。
適用于豪宅項目,對廚房的面積要求很高(15平方以上)。
2.將餐廳和廚房設計成一體。
在客廳和餐廳之間設置一道可折疊的移門。
(此案列by臺灣設計師俞佳宏)
做飯時,可以將移門關閉,有效隔絕油煙進入客廳空間。
就餐時,可以將移門打開,這樣餐廳、廚房、客廳空間連成一體,空間更加完整。
適用于改善型項目,對廚房的面積要求較高(10平方左右)。
3.用玻璃隔斷將餐廳和廚房分離。
將原來進入廚房的門移到南側,空出位置設計成料理臺,并用玻璃作為隔斷來封閉廚房空間。
這樣不僅增加了廚房的操作臺面,也增加了下柜儲物空間。還使原來的餐廳和廚房之間更加的通透,空間更加流動。又能很好地解決油煙問題。
適用于剛需項目,對廚房的面積要求較低(5平方左右)。
我留意到知乎“什么是好的開放式廚房設計?“一帖中一朋友的留言:作為一個四川人,我寧愿要個開放式廁所也不要開放式廚房。
其實,“中國人只適合封閉式廚房”這種單純以烹飪手法和飲食習慣得出的結論是非常片面的。
只要你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你老婆也會擁有一個和小麗家一樣的開放式廚房,還不需要你每天打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