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外的天體移動速度都在光速在地球上,人或者物體移動的速度一般以km/h為單位來計算,目前載人交通工具的速度例如飛機最高達到1287km/h,但是在宇宙之外,有一些行星們的移動速度都是以光速來計算的。那么為什么在地球內的物體移動速度就無法達到光速呢?
這與愛因斯坦研究的公式E=mc^ 2有關。在物理學中,光速指的是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E”是能量,“m”是質量,“c”則是速度。由此可見,速度c的大小是與能量E和質量m有關。能量越大的物體,質量或者速度就會越大,同理,速度或者質量越大的物體能量就大,能量E指的是物體運動時產生的動能。一旦物體的速度越接近光速,那么物體的質量就會越大,能量也會越大。依據(jù)狹義相對論的公式,物體的質量分為運動質量和靜止質量,物體在不同速度下的運動質量都是不同的,速度越接近光速,運動質量就越大。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高空拋物。一個2kg的西瓜從750px高的地方往地下摔,西瓜不一定會碎,地板也不會受到什么影響,是因為它往下摔時速度不快,因此產生的能量也比較小。但如果將西瓜從3m的地方往地下摔,并且在地面上放置一塊木板,西瓜不僅會摔碎,而且地面上的木板也會裂。當西瓜從高空落下時速度非常快,那么它的質量會增加,能量也會變強,所以會砸碎木板,這也是為什么現(xiàn)在嚴格禁止居民高空拋物的原因。
所以,地球內的物體是無法達到光的速度的,除非這一物體的質量非常重。科學家計算,若在太空外一個手表想以光速飛行,那么它的質量必須要達到31噸才有可能。由此可見,宇宙外能夠達到光速的物體完全是因為它們的質量足夠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