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隱入塵煙》的故事介紹,我就決定去電影院看看了。圖片里村里的麥地、老房子,讓我有種兒時的思緒涌上來。我小時候在農(nóng)村度過了上小學(xué)前的幾年,對故鄉(xiāng)的人事物,還有土地田埂懷有深厚的感情。
影片一開始,兩個木訥略顯沉重的男女主角馬老四和曹貴英,出現(xiàn)在一間房子里,彼此啃著饅頭喝著稀粥,旁邊撮合他們倆的親戚你一言我一語地就給他們定下了婚約。窗外飄著紛紛揚(yáng)揚(yáng)的大雪,兩人靜默不語。
鏡頭隨之就轉(zhuǎn)換到了他們拍結(jié)婚照的時刻。兩個被生活所迫的人,表情漠然,生硬地被拍在了結(jié)婚照上。
結(jié)婚的當(dāng)晚,馬老四夜半被驢聲驚醒,他起身去安頓驢。一旁的貴英半臥在炕上不睡覺,她略微殘疾,還愛尿褲子,摸摸被尿濕了的棉墊子。馬老四只是把爐火燒得更旺了。他沒有說話,接著睡了。
第二天一早,馬老四帶著貴英坐驢車去荒漠里給父母燒紙,宣告他結(jié)婚成家了。他們倆坐在荒漠里,馬老四拿出食物給貴英吃,一幅安靜祥和的畫面,昭示著往后馬老四對貴英樸實平淡的愛。
隔天,馬老四拉著驢車去給大侄子搬運(yùn)家具。天黑時到了村口,村里的夜晚很冷,遇到等待他的貴英,他見到的第一句是,這大半夜的,外面這么冷,出來干啥。貴英手里拿著一盞燈不說話,兩人默默無言了片刻,貴英從懷里掏出為馬老四準(zhǔn)備的一瓶熱水。兩人一起回了家。
此后,生活雖顛沛流離,兩個被各自家庭所拋棄的人相互陪伴,互相慰藉。
張永福是村里的土地承包人,生病住院,還欠著大家的工錢和地租錢。他需要輸血,馬老四是村里唯一配得上他血型的人,他的兒子帶著村里人去勸馬老四,救救張永福,救過來了就能還大家的錢了。馬老四的住所被村里人包圍了。馬老四和貴英被張永福的兒子帶到家里,在一桌子豐盛的飯菜前,倆人靜默不語,無心下咽。化驗血沒事后,馬老四去獻(xiàn)了血。這是第一次獻(xiàn)血的情形。
生活依然在繼續(xù)。兩人一起耕地播種、用電燈卵小雞、用泥土鑄就一磚一瓦建房子……
原來的住所主人聽說有拆遷費,回來后,要求馬老四搬走。他帶著貴英又在村里尋了一處地方,每次搬了新地方,馬老四都會把結(jié)婚的“喜”字掛在床頭的墻壁上,并且尋問貴英,貴英都會說“這邊再高一絲絲。”
貴英在地里拔草時拔出了一顆麥苗,心疼地讓馬老四看,對土地有著獨特人生智慧的馬老四,說道:“啥人有啥人的命數(shù),麥子也一樣,它也有它的命數(shù)。還不是,到夏天,被鐮刀割掉了。”貴英聽后,默默地把麥苗又埋在了面前的土里。
小雞出殼了,面對卵化出來的小雞,馬老四對貴英說它沒見過自己的媽媽,它第一眼看到誰,誰就是它的媽媽。以后你就好帶它們了。
電影里還有很多諸如此類的細(xì)節(jié):馬老四到河邊挑水,專門把水桶里的蝌蚪放生;原來住的房子房主回來,要把房子給拆了,他勸房主能不能晚兩天拆,等燕子出窩了再拆。房子頃刻間機(jī)器被推倒,他心疼地把燕子窩撿起來帶回家。一個淳樸善良又有著生活智慧的農(nóng)民形象映入腦海,令人動容。
他對貴英也用心地好。
夜里屋外下雨,兩人急忙去給蓋房的磚蓋塑料布。兩人在雨地里滑倒了,笑著抹掉臉上的雨水和淚水。淋了一夜,兩人早晨坐在磚地里訴說著第一次見面的情景。貴英用青草編了一頭驢的樣子,送給了馬老四。就在這里,兩人談起第一次見面的情景,貴英說看到馬老四對驢的好,就認(rèn)定他是好人。馬老四用麥粒在她手上摁了個花兒,貴英眼角涌著笑意看著。
在玉米地邊,馬老四在一個小溪流里洗手,還逮住了一條小魚,他把魚烤了,喂給貴英吃。電影里馬老四唯一一次訓(xùn)斥貴英,是他們在麥地里,馬老四讓貴英幫忙把綁好的麥穗用叉子叉上去,可貴英用了大力氣卻怎么也叉不上去,馬老四生氣地說了兩句氣話。貴英生氣不理他,馬老四笑著哄她,然后扶她上了驢車。
每次去張永福家里獻(xiàn)血,貴英都心疼的不得了,面對對方家里招待的一桌子菜更是無心下咽。永福的兒子給貴英又買了一件大衣,貴英見狀不收,馬老四心系村民,說了一番話,大意是:趕緊把村民的地租和工錢結(jié)了吧,他們都不容易。一個目不識丁的農(nóng)民硬漢形象頃刻高大起來。
張永福的兒子最終用糧食抵償欠村民的房租和工錢。馬老四兩畝地的地租,1000斤苞谷,馬老四堅持讓給840斤,說你買給貴英的兩件大衣錢算我借你的,可以清了。一碼歸一碼。
馬老四的三哥帶著兒子喜宴后打包的飯菜,找馬老四說自掏腰包為他申請了扶貧房,但真正的目的是用馬老四的名額,把房子當(dāng)成自己的,讓自己的兒子,也就是馬老四的侄子住。侄子結(jié)婚時都沒想請馬老四去,他也只是想借馬老四的名字而已。城里的房子馬老四不想住,也不向往。他聽罷的第一句話就是,家里的驢啊,雞啊,都住哪里?
兩人親手用一磚一瓦把新家建成了。他把撿來的燕子窩重新掛在了自家的房檐下。夜晚,貴英躺在炕上,高興地說:“咋樣也沒想到,這輩子還能有自己的家,睡在自己的炕上。”馬老四說:“等秋天苞谷掰下來了,趕在過年前給你買一臺彩電。完了,把你領(lǐng)到市里的大醫(yī)院里,找個大夫好好給你看病。”溫馨的畫面里,兩人相視而笑。
只是,這些愿望最終沒能實現(xiàn)。貴英發(fā)燒了,馬老四用自家雞下的蛋給她做了荷包蛋,還有一碗紫蘇湯。兩人說起雞下蛋了,神色高興。馬老四去地里掰玉米,回村的路口一位老人碰見他說,你的婆娘拿著兩個饃饃拿著蛋,準(zhǔn)備去找你,我們讓她等等,你就來了。結(jié)果,她一起身發(fā)昏了,掉到溝里了。馬老四隨之跳到溝渠的河里把貴英抱起來,嘴里一聲聲貴英,喊得悲壯。此時村口圍坐的村民竟無一人出現(xiàn)。
墻上的“喜”字被揭掉,換成了貴英的遺照。他給死去的貴英穿上了紅棉襖,哭著用麥粒給貴英的手上又“種”了一朵花。
電影最后,他去地里挖了兩袋土豆,送給了曾經(jīng)給他芨芨草和牛糞的一戶人家,盡管季節(jié)變化,門前已沒有人;把辛勤勞作的驢放生了,又一次來到他倆第一次來的荒漠里;把家里的麥子和苞谷全賣了,換了3970元錢,去村里的商店還了曾經(jīng)賒賬的1570元錢;到了村口,還了曾經(jīng)春天里借人家的十個雞蛋。一個老漢開口說道,你現(xiàn)在房子也有了,糧食也有了,一個人輕輕松松地過也挺好的。他聽罷沉默不語,落寞地走開了。這個沉重的背影昭示了他的心境和結(jié)局。
在家里,他神情悲傷地吃了一個煮雞蛋,之前兩人相互推讓,都不舍得吃。望著墻上貴英的遺照,手里拿著貴英送給他的枯黃了顏色的草驢子,在抽搐中死去。
整部電影像是徐徐展開的生活畫卷,娓娓道來,沒有大起大落,卻平靜得讓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