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蘇軾《臨江仙》

臨江仙·送錢穆父
宋 · 蘇軾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1091年,蘇軾任杭州知州,送別朋友錢穆父,寫下這首詞。兩人同在元祐年間為官,友誼深厚。別來已有三年,兩人都因直言被貶。杭州相逢,分外親切,相見歡笑,一似春風入懷。朋友高風亮節,隱去后朝中人就無法再起波瀾了,且做秋竹,保持節操。

朋友即將連夜趕赴瀛州,月下送行不免傷感。但是歌女且不必皺眉,人生如同旅行,我也是如此,同是天涯淪落人。

詞中多出用到典故,自然貼切,寫送別,真情動人。

臨江仙·送王緘
宋 · 蘇軾
忘卻成都來十載,因君未免思量。憑將清淚灑江陽。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涼。
坐上別愁君未見,歸來欲斷無腸。殷勤且更盡離觴。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

王緘是蘇軾結發妻王弗的弟弟,專程來杭州看望蘇軾,見到他,蘇軾自然生出對故鄉和妻子的懷念。通過王緘了解到故鄉好在,只是自己更增添了悲涼。多年的別愁此刻才可以得以傾訴,且借酒消愁吧。不知何處是故鄉。

想起了蘇軾的另一首詞《定風波》中的句子:

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宋 · 蘇軾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蘇軾在多年后,終于頓悟:此心安處是吾鄉。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