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網上,總能看到有些自主攀登者對商業攀登表示出的某種不屑,甚至嗤之以鼻;同樣,也常可看到一些商業攀登者對自己取得的成績所表現出的異常的欣喜與成就感。
? ? ? 往往,在登上同一座山時,商攀者總要比自攀者表現得更為興奮。原因很簡單,因為從事商攀的多是技術水平較低的業余攀登愛好者。對他們而言,成功,似乎有著更多“意外”的驚喜。
? ? ? 正是由于技術水平低,即便是登上難度并不大的山,也會讓他們備感驕傲。而這種驕傲抑或成就感對于從事自主攀登的人而言,或許是不會有的,因為他們覺得這樣的“小目標”真的不算啥。
? ? ? 由于雪山攀登畢竟是小眾運動,一般人對此普遍較陌生。所以,在媒體以及人們的認知中,往往會以高度論英雄。譬如,自主攀上海拔五千四百多米的技術型山峰一一博格達峰,人們可能會覺得這沒啥,才這么點高;若以商攀方式登上相對容易的六千多米的玉珠峰,反而會更認同其“價值”,因為人們并不知道博格達和玉珠峰在攀登難度上有何區別。
? ? ? 商業攀登與自主攀登的確不可同日而語,將兩者放一塊比較是很不合適的。再說得白一些,一個是專業,一個是業余,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 ? ? 而恰恰在這一點上,對攀登不甚了解的與論和公眾卻又偏要將兩者放一塊去并論,故而使得不少自主攀登者非常的不服氣。
? ? ? 說實話,筆者參加過幾次商業攀登之后,并沒有感受到一丁點兒可讓自己驕傲的資本。唯一聊以欣慰的是,自己看到了人世間最美的冰雪世界的風景。而這,也是促使我去登山的主要動力。
? ? ? 經歷了攀登,我才真正懂得,那些為我們提供技術和安全保障的人才是最最了不起的。沒有他們,我們肯定寸步難行。? ? ? ?
? ? ? 寫到這兒,我自然會想起帶著我們攀登玉珠峰的“艾尚峰”領隊默竽。這位真正的登山家,能力超凡,卻異常低調。投手舉足間,不顯山不露水,但可讓我感到,這是一個堅韌而有內涵的人。攀登途中,他總是竭盡所能予大家以幫助。所以,我始終認為,真正的英雄是他們這些人。
? ? ? 那么,作為商攀者有沒有資格為自己喝彩呢?有!你登上了頂,證明你的生理耐受力很強大,你也很勇敢。別的,好像就沒了吧!所以,你可以為自己喝彩,但千萬別喝過了頭。
? ? ? 在高原上登過雪山的人都知道,不管是自攀還是商攀,都絕對屬于重度自虐。不說別的,僅是在差不多達到空中航線高度的嚴重缺氧條件下的攀行就極為不易,甚至連睡眠、吃飯都變成了難以言狀的受罪。
? ? ? 還有一點也不得不說,商攀也好,自攀也罷,有一條是誰也無法改變的,那就是,每一步的攀行都必須靠自己來完成,誰也無法來幫你在減少體力付出的前提下把這百多斤的身子挪到頂峰上去。因為,在連呼吸都已顯得困難的雪山上,每個人能管好自己,讓自己好好地活著,并能持續地邁動雙腿就已經不錯了。
? ? ? 今年五月,我與同伴在攀登珠峰絨布冰川時,大家都深切地感受到了這一點。記得在半道上休息時,不知是誰提起了王石的珠峰攀登,言辭中不乏感慨:“有人說王石登上珠峰是花錢雇人幫他臺上去的,當時我還半信半疑,現在我算是明白了,那肯定是胡說八道!誰要是說這話,可以叫他到這兒來試試,看能不能把他抬上去……”
? ? ? 克服了上述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并最終順利達成目標,這當然是令人興奮的。但是,千萬別忘了,其他最艱難、最危險的事情,諸如探路、打錐、鋪設路繩等等,別人都已替你做了,你要做的就是盡量保持好自己的體能,拼著命往上爬就行了。
? ? ? ? 在此還應該強調的是,作為商攀者,哪怕是登遍了十四座八千米以上的高山,盡管也是相當了不得,確也值得普通人景仰,但也不該太過自得、自傲,甚至炫耀。因為,若是離開了那些默默無聞地為你提供保障的協作們,你或許什么都不是!
? ? 以經歷過攀登的人而言,我覺得自攀者最傲人的地方就在于“自主”二字。在空氣極為稀薄的冰川雪崖之上,自主攀登無疑需要極強的能力,其中就包括過人的體能和技術。他們沒有保姆式的服務,一切全靠自己。顯然,這是商攀者無法效仿和比擬的。
? ? ? ? 但是,這同樣也不該是自攀者不屑于商攀者的理由。其猶如將國乒高手與民間高手放一塊過招,既不公平,也很荒謬。
? ? ? 我認為,雪山攀登運動本來就該是專業登山者的專利,而現在開辟了商業攀登模式,無非是為有著較好體魄并愛好雪山攀登、但技術能力差,無法獨立完成這一過程的民間人士提供了一個圓夢的機會。
? ? ? ? 所以,關于這兩者間的關系實在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其也如同行路,你能力強的可以奔跑,我能力弱的則可踱步,僅此而已。倘若奔跑者就此而嘲笑踱步者,那就沒啥意思了。
? ? 山在那里,你能力強的盡可玩自攀,他能力弱的只有玩商攀。你玩你的,他玩他的。各走其路,各得其樂,兩者本該無涉。
? ? 過度地貶低商攀,實際上也是個別自攀者格局太小,自我膨脹的表現。山,對他而言,只是一個逞強好勝的平臺。倘若帶著這種理念去從事這項危險的運動,那只會險上加險。
? ? ? 登山者,無論是自攀或商攀,胸襟應是寬闊的,內心應是寧靜的。胸襟逼仄,內心浮躁者登不得山。
? ? ? 唯寧靜方可致遠!我曾在《遙遠的風一一天涯八萬里》一書中反復提到一個觀點:在大自然面前,作為生命個體的人,實在是太過渺小,我們每個人都只是生命的匆匆過客。所以,任何所謂的成功或成就都不過爾爾,根本不值得夸耀,凡事皆如此,登山更是如此!
? ? ? 曾有很多人問,登山的意義何在?我想,一百個登山者會有一百個答案。但不管答案為何,有一條我認為是必須信奉的,即:登山,是為了征服自己的內心,而不是為了表現自我的強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