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寫過文章嗎?這個問題我問過很多人,答案都是沒有。其實,每個人都寫過文章,當然也包括你,如果你否認,那只是因為你忘記了。不相信?那就繼續往下看吧。
沉睡的能力###
先說說我的寫作經歷。初中時,我參加了市作協主席的作文培訓班,那段時間,每兩個星期寫一篇文章。經過老師的修改,也在市里的報紙和雜志上發了幾篇文章。相信你小時候也參加過不少培訓班,比如數學,英語,甚至是跆拳道,不過——你參加過作文培訓班嗎?
至今也不理解,為什么我爸這么看重我的作文水平,不光送我參加作文培訓班,連我寫的每篇文章,都會幫我修改,文章經常是推倒重來。
記得有一次,老師在班上表揚了我的作文,一位同學不服氣,說,作文是他爸幫他修改的!結果,老師反問道,作文有不修改的嗎?
學生時代寫文章,主要是為了應付考試,比如中考和高考——還記得前面我說過,每個人都寫過文章嗎?而且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所以,至少從初中就已經開始寫文章,又經過了多年的生活閱歷和知識儲備,相信我,你只會寫的更好?,F在的你,只是將寫作技能塵封在學生時代的記憶里。你需要一個力量將它喚醒,就和當初的我一樣。
幻覺###
言歸正傳。上大學以后,就沒有寫過作文了。在讀研期間,我一直在關注冬吳相對論。每從宿舍走到工作室需要二十多分鐘,正好聽完一集節目。研究生3年,我聽了上百期的節目。有段時間,我甚至有種錯覺:聽了這么多期的節目,只要我愿意寫,肯定沒問題!
再次拾起筆墨,喚醒塵封已久的寫作技能,已經是上班之后了。比起學生時代為了考試而寫作,現在的寫作才是真正的為自己:向世界傳達自己的想法,發出自己的聲音。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那時,笑來老師的寫作課剛剛開始,要求必須完成三篇文章才能入群聽課。為了聽課,我決定先湊三篇文章。
但是,寫的時候才意識到,我竟然根本不知道該寫什么。為什么會這樣?難道我的書都白看了?節目都白聽了?
聽了李笑來老師的寫作課,我豁然開朗,終于找到了根本原因:缺少輸入。是的,寫作不僅僅是輸出,如果沒有輸入和處理,哪來的輸出?
雖然我聽了上百期的節目,但是,就像李笑來老師說的那樣,輸入,應該是“只字不差”的閱讀。音頻雖然聽起來方便輕松,但是在思考和理解方面卻不如閱讀。閱讀,是很好的輸入方式。
豁然開朗###
在閱讀大量的文章和書籍之后,信心滿滿的我本以為這次一定可以順利寫出文章了。然而,現實又給了我重重的一擊。
在寫作時,經常有這樣的情況發生:明明有個好點子,但是卻苦于沒有足夠的素材去支撐我的觀點;有一個素材,明明可以很好的支撐我的觀點,可惜就是想不起它的細節了;甚至有的時候非常想寫文章,但是卻苦于沒有靈感。
這時,我才徹底明白,為什么聽了上百期的冬吳相對論,卻仍然什么也不記得;讀了幾十本書,卻仍然寫不出文章。因為我只是看了,聽了,卻沒有做任何記錄。
一定要建立自己的素材庫!從去年五月份開始,我就在嘗試建立素材庫,經過半年時間的打磨、優化,終于探索出了一套收集素材的方法。
打磨完善這套方法,我花費了半年之久,欣慰的是,也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績。在簡書上投稿25篇,其中6篇文章登上首頁;一篇文章在今日頭條上的閱讀量達到3.8萬;2篇文章被多家公眾號轉載;向新生大學投稿4篇文章,其中2篇被錄用。
為了幫助大家解決缺少寫作素材的問題,我建立了素材群,第一期的活動已經順利結束。
活動結束后,絕大部分同學都建立了自己的素材庫,解決了他們缺少素材和寫作靈感的苦惱。共收到反饋近二十篇,文章二十多篇,有效評論二十多篇。具體活動成果可以查看活動總結:建立素材群給我帶來的6大驚喜,“有效評論”可以查看:評論完100篇文章是什么感覺?
現在,素材群第二期招募活動即將開始,希望能幫你建立自己的素材庫,跨過我所踩過的坑。
素材群的招募通知,我會在公眾號上第一時間發出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關注。
微信公眾號:xizhuomo(小事細琢)建立素材群的前世今生。
好文章,要和朋友一起分享
江浩,新生大學成員。為了寫作,花費半年時間,終于建立了自己的素材庫。現在,為了更好的寫作,希望幫助你建立自己的素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