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卡第二天,早上六點起床,然后去跑步,聽潤總的課,講到上癮模型。這個模型以前也聽到過,但是沒思考。
我們都有過對某件事或者某項運動,某個游戲上癮的情況。包括現在比較火的的各種直播,快手、抖音、微信、王者榮耀等,像每日頭條這樣的新聞軟件都會讓人上癮。原因就是這些軟件都遵循上癮模型。
上癮模型源自于一本書《上癮》,我今天早上買了一本研究一下。這是一種強大的習慣。上癮模型分為:觸發、行動、多變的酬賞、投入四部分。
據統計我們生活工作中的很多行為都依賴于習慣,可見習慣的力量非常強大,而上癮模型就是不知不覺把讓我們形成了習慣。
我在想上癮模型是否可以用在我們瑜伽館的會員身上呢!
觸發:這個簡單,我們的預售,我們做的各種各樣的活動都是在觸發我們的的潛在會員,讓他們辦卡,觸發他們接觸我們的瑜伽課這個產品。
行動:辦卡后的會員只是對我們有初步的認可,大家只是把錢先暫時存放在我們這,沒有消費。就像我只是下載了微信還沒開始用。那么行動就是讓我們的會員開始她的聯系,這個環節我們要做的就是想辦法讓會員愛上瑜伽,因為萬事開頭難,尤其是健身。那么我們可以在會員第一次上課后送她一個禮物,或者微信公眾號主動推個消息給她:您剛剛完成了在梵音瑜伽的第一節課,距離您的目標又近了一點,繼續加油。然后第一次上課一定要幫助會員選擇適合的課程,并且服務一定不要比辦卡前差。降低練習的難度,增強動機才可以養成習慣。
多變的獎賞:這就是會員在漫長的的練習過程中我們要給到會員不同的反饋,我們學過“適應性偏見”在好的東西如果一直給就沒有興趣了。第一我們可以設計練習頻率排名,然后張貼在我們的文化墻上,有頻率高的,也有進步大的(對比幸福感);第二我們可以設計積分體系,每上一節課積分10分,介紹會員入會積分100,所得積分最后可以用于續卡抵扣現金(延長幸福感);第三要不斷的想新的方法來刺激會員,比如今天是您生日恰巧您又來練習,我們給您準備了一份禮物。(意外幸福感)。
投入:讓會員不斷“點滴投入”,并最終因為投入太多而不愿放棄。這就是讓會員付出足夠多的沉沒成本。比如積分榜第一名、幫會員賬戶儲存的練習對比照片、獲得的勛章,專門為會員寫的公眾號文章的點贊等。
我覺得這個靠譜,可以試一下,改天可以約幾個店長頭腦風暴一下,肯定會有很多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