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從機場回來的大巴上翻看微博,看見羅振宇的《羅輯思維再見.羅輯思維你好》,我疲倦的雙眼皮抬了下:“哦,羅藥師又換藥罐子了。”就像中國足球每次射不進后,作為球迷早已學會了寬容自己,因為不再生別人的氣,就是對自己成為中國球迷最大的褒獎了。不斷求變的羅老師,和不斷換教練的中國足球一樣,都想在變化中尋找到自己的位置,可傷心的只有球迷和粉絲。
當初說好的每天六十秒,要為“羅友”堅持的一輩子呢?
煎熬的理想在漫長的人生面前,遠不如一副能解決當下疼痛和瘙癢的狗皮膏藥管用,詩才是眼前,而遠方只能用來眺望,這就是“得到”出現的作用。
拿堅持當品質,就像拿無知當有趣一樣,很荒誕。
意淫是粉絲自帶的天然屬性,吃個牛鞭就以為JJ能增強增大,殊不知很多濃縮的才是精華。就像我,從來不覺得“堅持”有什么可貴的,因為自己堅持跑步十年,也沒有瘦下來;每天看著稱上面的數字沒有半點變化時,我他媽的就知道這只是一種自我欺騙的安慰劑。每天中午12點會去吃飯是一種習慣,但這不需要冠以“堅持”的牌坊,哪天我不吃飯改吃面條了,你不能說我放棄了堅持,那只是我改變了習慣。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就連我不識字的奶奶都曾說過:“活到老學到老。”而羅老師巧妙地給了個高逼格的詞叫“終身學習”。還有啥好說的呢,不愧是天字第一號熬藥師。詭辯是中國很多讀書人的必備修養,就像賣藝不賣身的小姐吹得一手好簫一樣;在客人面前不需要陪笑臉,也不需要跪舔,甚至還可以一臉正經,因為只要關鍵處能get到你的觀眾就行了。
看朋友圈里不少人轉發了罵羅老師的文章,點開一看基本都是搞自媒體的圈內人,一副副醋溜溜的樣子,一種種直接了斷的恨。
文人相輕呀!~自古文化人就是這點小肚雞腸子的樣子不好,所謂文無第一,更像是句自欺欺人的安慰語。“羅老師掙錢啦,”“羅老師沒品啦,”“羅老師臭不要臉啦”.....沒一個能罵到點子上的。人家羅老師早就洗干凈了身上的文化衫,西裝革履地成了真商人了,永遠趕不上趟只配跟在屁股后面罵的這些個窮秀才們,你們酸不酸呀?
任何用來賣的都稱之為商品,小姐快餐500,包夜1000,小姐就已不再是“小姐”了。小姐都可以出來賣了,為什么文字不可以賣知識不可以賣呢?難到它就高雅到比脫光了的女人身體還值錢了?呸!~
羅老師啥都好,就是善變,一個善變的男人還總說自己是個靠譜的人,這個邏輯是我一直轉不過彎來的。這或許就是在中國能稱之為邏輯的,都屬于“中國邏輯”吧。在強大的中國特色和文化自信面前,給了許多巧言令色之人一種變通——這里不生產知識,我們都是大自然的搬運工。
“得到”也好,“分答”也罷,里面的專家都是很好的粉刷匠,錦上添花和移花接木是他們的看家本領。在這個丑陋不堪的時代,如果缺少這些偉大的粉刷匠們,可能就盛不下一點美好了。
當批評不自由時,贊美則無意義。當贊美很浮夸時,批評已經也毫無意義了.....
說啥呢?此時,想起一位長者說過的話:“悶聲發大財。”
但凡是個男人,誰不能堅持60秒呢?最后憋住不射才是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