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的說說里貼了一張雨花石的圖片,就有讀友問我是不是真的雨花石攝影,很抱歉這張雨花石是我在網上隨手找的,而且依我看并沒有多少意境可言,要知道我可是曾經的雨花石收藏迷,現在手里也有一些自得其樂的珍品。
我對雨花石的興趣由來是大學里的一位老師,他教我們數字模擬電路課程,我這門課學得不好,因此就動腦筋和老師搞好關系,去過他家里二三次,第一次就看到他家里有一個房間擺著很多桶盆,里邊星羅棋布的密布各種造型的石頭,看我眼露驚艷之色,這才給我說這就是鼎鼎大名的雨花石。慢慢的和老師交流很多,也許為了讓那門課程過關吧,因此就學習了很多關于雨花石的知識,討老師歡心,不能不說那個時候我就有點鉆營的心理,后來更是親赴南京六合去采石,本來想送給老師做禮物,但后來發覺實在精美,就有點舍不得出手,只送了一些很普通的給老師,當然老師大度,那門課也給我過關了。
普及一下雨花石的知識:它是一種天然的化石,就像琥珀,石頭里面能看見很多自然的形狀和顏色,現在能見較多的形狀是條紋狀,顏色以黃紅綠白居多。如果能有風景或人物的形狀在雨花石里面,那么這將是一個價值連城,極為貴重寶貴的佳品,很難得的。南京雨花臺名滿天下,世人多以為雨花石產于雨花臺,其實是不確的。雨花臺以前曾產過雨花石,但雨花石的主產地,其實主要在毗鄰南京的六合、儀征(原屬于六合地區,現隸屬揚州)一帶,其品質,尤以六合的橫梁、東溝、八百等地為佳。
當時記得我喜歡上雨花石之后,常常一個人借輛自行車,在上邊綁一把鐵锨,早晨很早就去長江北岸的六合縣,那個時候也有一些和我興趣相投的人,有點像現在的晨練疾走團,大家圍繞著山包尋覓挖掘,偶爾有收獲就拿來給大家分享評判,總有專家指點江山,甚至有部分奇偉瑰麗的馬上就有人高價收購,我曾挖到過一個花紋很像菊花的石頭,當時三十元成交,后來前幾年在網上看到一個很類似的叫做“菊花九月”的獲獎石頭,我高度懷疑就是我那一塊,標價三十七萬,嗚呼哀哉,這么一大筆財富和我擦肩而過,想起來沮喪。但三十元在當時可是一個大數字,我一學期生活費才一百元呀。
最讓我感覺神乎其神就是一塊是被我命名為鶯鶯拜月的雨花石,當時我正和一個女同學糾纏不清,那次是周末我們一起去橫梁鎮尋找雨花石,無意間在山腳處撿到的,當時石頭上畫面并不清晰,但找到山泉水清洗以后發現上邊居然是很清晰的一幅仕女圖,上邊有三個人,和西廂記中張生、鶯鶯和紅娘的插圖特別相仿,當時自然愛若珍寶,只是后來結束這段戀情之后,發覺雨花石上也不知道遇到了什么變故,竟然只剩下張生一個人了,而且細微之處就是拜月的那只香竟然也看不見了蹤影,看來天人感應這話不假。這塊石頭一直被我珍藏在老家書櫥,也不知道幾十年過去會有什么變化,是張生“曾經滄海難為水”,還是又有了女主角呢?想念雨花石,也有點想念南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