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2分,在匆忙和焦灼里等來公交,靠窗坐下,暖得有些燥!
翻開手機,一眼瞅見創源圖書的發文《沉痛悼念于永正老師……》,飛速點開,是的,是悼念……是的,于老師,走了……是真的??
急忙搜百度,雖然百度第一頁還無任何關于于老師離開的消息,只是……只是眼淚已下來,創源絕不會發如此不實消息,因為就在八個月前,也是在創源還讀過于老師的《病中吟》,還默默祈禱:愿這個老頑童能挺過難關……就在上個月,在南京,還跟同座的一位朋友說,于老師一定會好起來……
12:40分,再一次回到創源的悼文,重讀《病中吟》,淚如泉涌,努力告訴自己要克制,車里人太多!于是低頭,把半張臉埋在圍巾里……
十年前,第一次聽他講課,是在漯河,那時他的頭發已經花白,但人精神矍鑠,臉上堆滿了笑!是個和藹可親的老頭兒。那時太年輕,對于于老師沒有跌宕過程,扣人心弦,催人淚下的課堂設計頗感無趣,甚至在聽的過程中還打起了盹,最后是被他的課尾京劇叫醒!
七年前,在廣州那個我已不記得名字的體育館里,聽他的《第一次抱母親》,一如從前般素凈的課堂,一個人、一本書、一根粉筆,一節課就在一段又一段的讀里結束了,依舊沒有跌宕的過程,沒有扣人心弦,催人淚下的課堂設計,但我卻能安靜地聽下去,竟然在如此的簡單里聽出了滋味!課后,還羞澀地找到于老師,買了書請他簽名,還勇敢地跟他合了影!
那本書叫《于永正五重教學法》。
合影那天穿的是姐姐買給我的碧綠色連衣裙!
兩年前,有幸去清華附小學習,在竇校長安排的住房里,李懷源老師存放的還未來得及搬走的龐大的書堆里,看到了一套《于永正教育文集》,一套六本,分別從教育理念、教師成長、語文教學、課堂實錄及人生感悟等方面,全面展現了于永正老師深刻的教育理念、精湛的教學藝術。每晚睡前讀上兩章,是至極的享受,在于老師樸實、真實、誠實的表達里,感受到了他個人的高尚品質和對教育質樸的情懷以及滿腔的赤誠!
讀他的書,年少時會因過于平實而無法繼續,年長時又會因其過于平實而愛不釋手!
就這樣,在我的青春里,跟這位遠隔千里的老人有了絲絲縷縷的關聯,在這絲絲縷縷的關聯里,看到了永不停息的探索,看到了潔凈無暇的熱愛,看到了真實樸質的性情,看到了積極樂觀的心態……所有這一切的看到都會在時光里慢熬細燉,慢慢……緩緩……滲進皮膚,融成筋骨……
12:45分,在高鐵站旁的圍欄下,蹲下,失聲痛哭……
一道陽光,永遠不會去計算……它曾照耀過多少人……
于老師在《病中吟》中說:“笑總比哭好!”
只是生活總是讓人沒法開懷大笑,它總會讓你忍著哭去笑,讓你學會一邊淚流不止,一邊大口吃飯!只是今天在這樣肆無忌憚的大哭里,我開始理解“笑總比哭好!”的真正含義:
無論怎樣,生活總得繼續!
無論怎樣,你總得面對屬于你的一切!!
無論怎樣,你的一切都需你自己承擔!!!
無論怎樣,你終究是你自己……
此刻,窗外燈火通明,原本屬于這夜的黑被徹底打破!幸好,這屋子安靜!在從亮到黑的四個小時里,呆呆地坐著……
讓夜的漆黑漸漸把目之所及淹沒,既而把自己吞噬,瞬間回到了十年前,在多少次這樣的眼睜睜里去平復、去慰藉……
十三年前,那個大雨滂沱的夏夜,呆呆站在她住過的那個房間,聽著隔壁房間親人的爭執,在無盡的黑里有膽怯、有無助、有恐慌、有委屈……
那時,在死般靜寂黑漆的房間里,多想撕開自己的心,讓她看見我的不舍,然后起身,領我出去,告訴大家一個溫暖的真相……
只是死亡,只是離別,而來的恐懼,這恐懼如幽靈般纏繞,無數個夜半醒來,在無盡的黑里默默告訴自己:在遠方,在天空,她……以及所有的良知和善意都在,在清晨到來的第一束光里……
于是,相信,于是逆風也行……
剛看圈里,已有多位好友陸續發文悼念于老師,此刻,我不想再說不舍、說遺憾、說悲痛……因為每一個你覺得不愿離開的人離開時,他都會成為一顆星,或一束光,在你頭頂的天空,默默與你一起……
于是……
親愛的于老師……
在后來的日子里……
我會時常仰望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