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如果過了若干年,你半夜醒來發現自己已經好長時間沒讀書,而且沒有任何負罪感的時候,你就必須知道,你就墮落了。”-陳平中
? ? ? XX的,我昨晚就做夢我墜崖了!
? ? ? 作為中國普通百姓家庭長大的我,一直認為在這個本來就有高低之分,公平太過相對的社會里,沒有人和的資源背景下,讀書或許是普通人改變命運僅有的出路。
? ? 所以兒子問我為什么要好好讀書時,我回不假思索的回答
“只有努力上好的小學,才能上好的中學和大學”。
“那然后呢”兒子問
“你就能有好的工作唄”
兒子又問““那能怎樣”,
我說“那你以后的生活就不愁了”
? ? ? 直到有一天認識的日本老太太向我抱怨,她感覺周圍一起工作的中國人更看重錢而非工作本身,目的性很強。回家后兒子又對我說““媽媽我長大好好讀書,這樣我可以買很多媽媽不給我買的巧克力”!!我頓時恍然大悟,后悔誤導了讓兒子讀書學習的真正意義。讀書的目的絕非僅滿足個人的物質欲。
? ? ? 昨晚上看了“なぜ勉強するのか”瀧本哲史給學生的演講報道,他告誡日本的年輕人為了打破規則而學習,為了推動文明和改變未來而學習,為了社會變得更加公平而學習。(雖然我不喜歡這個豬頭瀧本)
? ? ? 實際上我眼中的日本人還是很愛學習看書的,地鐵里常有安靜看書的乘客、公共場所,咖啡店到處能看見看書閱讀的人。
回國時我和我朋友在咖啡吧休息,順手掏出書時被朋友攔住了,她說“你別裝相好不好,你看看周圍有幾個看書的”,果真周圍不是聊天就是拿手機微信的。 幸好在國內書店里還是有很多喜歡閱讀學習人,特別是很多愛讀書的孩子,讓我特別喜歡。
? ? ? 其實在當今的國內社會,讀書或許改變不了命運,也未必能改變世界,但肯定能改變你的世界觀。學習不該有任何物質的目的性,它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和習慣,它會讓你實現自己所希望的樣子。學習的積累無疑像一雙翅膀,當羽翼豐滿時必定能帶你去更美好的地方。而那時的你勢必和過去不一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