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 偏執的痛苦 ? ?-
借用網友的留言:施恨者永遠比被恨者痛苦。這句話用來理解偏執型人格非常確切。偏執型的人可以肆無忌憚地仇恨別人,甚至是跟自己沒有實質關系的人,因為自己內在的痛苦實在是太巨大了。并且,創傷形成越早,痛苦越大。而偏執型人格障礙的創傷就形成在生命早期。
1至6個月的嬰兒會使用“偏執分裂”的防御機制保護自己。簡單地說就是把媽媽分裂成兩個人:溫柔呵護及時哺乳的媽媽,就是一個完全好的“天使媽媽”;當媽媽冷漠甚至攻擊自己時,她就是另外一個完全壞的“魔鬼媽媽”(這是一種簡單形象的說法,其實這個時期的嬰兒并沒有獨立的“媽媽客體”意象,詳細了解可參考克萊因等人的客體關系理論書籍)。嬰兒每次只能感受到一種媽媽,要么是完全壞的,邪惡無比,要么是完全好的,如上帝一般,二者不能同時存在,此謂“偏執”。
當嬰兒認為媽媽是魔鬼的時候,會拼盡全力攻擊媽媽,想把媽媽撕碎。如果這時媽媽給予溫柔地抱持,嬰兒就會發現充滿攻擊性的自己也會得到愛,于是巨大焦慮得到化解,由此嬰兒會內化寬容友善的自我意象。
這種愛,幫助嬰兒度過偏執分裂期,進入“抑郁期”。抑郁期是一種和解,嬰兒逐漸明白媽媽既不是完美的天使,也不是邪惡的魔鬼,“她們”是一個人,媽媽也會疼,也會受傷,從而為先前歇斯底里的攻擊行為感到內疚,有些“抑郁”。
順利成長到“抑郁期”的孩子會不再使用或很少使用偏執分裂機制,而是具有了基本的寬容,為后面的自我意識形成打下基礎。
如果媽媽自身也很脆弱和焦慮,就會對嬰兒的攻擊感到憤怒,冷漠對待嬰兒甚至還擊嬰兒。這時候嬰兒的焦慮不僅沒有化解反而加大,加大的焦慮更加迫使嬰兒使用偏執分裂機制來保護微弱的“好客體”。當母親的攻擊非常劇烈時,偏執分裂機制甚至會崩裂,“好客體”徹底沒有了(這種情況更可能造成精神分裂癥或者自殺,而不僅僅是偏執型人格障礙)。這種痛苦很難用語言形容,當我體會到它時,寧愿自殘以轉成肉體痛苦,并極度強烈地渴望殺死自己。
未能過度到抑郁期的嬰兒會一直使用偏執分裂機制保護自己。但不到半歲的嬰兒即使拼盡全力來攻擊,成人感受到的也不過是一點點疼痛,比較容易接受。隨著孩子長大,孩子的殺傷力也越來越大,父母和周圍的人會越來越難以忍受,而這也更加固化了孩子“沒有人會愛我,別人都是邪惡的”這一信念。
攻擊行為的背后,是對愛的強烈渴望。渴望出現一個能夠寬容所有攻擊,無條件地愛自己的人,把自己從無盡的痛苦中拯救出來。然而,可悲也必然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出現這樣一個“上帝”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況且,成年人的殺傷力何止嬰兒的千百倍,當一個成年人全身心地攻擊其實想伸出友善之手的人時,沒有任何一個人類可以真地承受。
- ? ?II “我”的痛苦都是“你”的錯 ? ?-
如果理解了“任何行為背后都是對愛的渴望”,就理解了為何偏執者經常攻擊其實并沒有加害過自己甚至都沒見過的人。
當偏執者嗅到某人身上有一些自己渴望的寬容、慈悲或者其他美好的品質,就把他神化。“神”既不需要錢,也不需要愛,“神”不會受傷,“神”永遠完美。如果能夠穩定保持對投射出的神的美好信仰,也是種安慰。
然而殘酷的是,對于嚴重的偏執型人格,神的存在也許只有0.1秒就崩塌成魔鬼,正如嬰兒時期“壞媽媽”比“好媽媽”強大得多。崩塌的起因,可能是神的某句話不像自己所想,某個眼神不如自己所愿,甚至是發現這個神也喜歡賺錢,也具有物質需求,也需要愛情,還會大便……
在攻擊的初期,偏執者經常說:“我這樣做是為了他好啊,為了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及時改正。”當偏執者發現這個人并不愿意改正成自己要求的樣子,攻擊和憤怒升級,神瞬間成為“完全不值得信任的騙子,想要加害自己的敵人,應該被所有人鄙視甚至殺死的東西”。按照一般人的邏輯,如果覺得某個人不值得信任,遠離他就好了;但偏執者的邏輯卻是,我的痛苦是因為這個人不是我想象中的樣子,而這個人要為此負責。偏執者會不停地追著這個“完全不可信任的害人者、騙子”跑。
比如《蝙蝠俠:暗夜騎士》里,小丑說:“我覺得自己就像一條狗,不停地追著一輛車,真不知道追上了該怎么辦。”小丑一次次制造更大的災難來攻擊蝙蝠俠,但蝙蝠俠終究不是上帝,他恨小丑,所以小丑的“神”還是毀滅了。
偏執者的仇恨和普通的國恨家仇很不一樣。
典型的美國西部片,誰霸占我的土地,欺辱我的女人,我追到天涯海角也要血債血償,這種單純的血性讓人欣賞。
而偏執者的內在是嬰兒的聲音:“為什么我這樣攻擊你,你還不主動寬容我、擁抱我,還不滿足我的所有需要,你這個惡魔!”這種仇恨的本質是強大的怨。留美女博士和老公回鄉探親雙雙被父親砍死,只因其再無力給家里買第三套房。父親在法庭上表示不后悔,死也怨恨這個女兒。這個父親堅定地認為女兒就是要無條件滿足自己的一切需要的“神”,否則就該去死。
所以說,血性男兒的反擊是為了保護自己所愛的人;偏執的攻擊是怨恨,怨恨本來可能愛自己的人并不是“神”。
- ? ?III 救贖之路 ? ?-
我相信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受一切苦,不是為了懲罰,而是特定的功課。
偏執是非常強大的能量,當這種能量完全向外時,能夠毀滅所有人際關系。而一旦這種能量向內覺察,它就是不可思議的生命饋贈,偏執的痛苦會化作頑強的生命力和智慧。內觀的時候,我坐著坐著就開始想象很多畫面,自己受迫害、被拋棄等等,越想越真實,越想越憤怒,我一驚,問自己:我到底在做什么?記得某本書上說:“天人看見河流,看到的是瓊漿玉液;人看見河流,看到的就是河水;地獄道的看到河流,看到的是憤怒的烈火巖漿。”我就是在為自己編織仇恨,制造地獄,卻說地獄是別人造成的。
從此以后,一旦內在生起對別人的怨恨,我就會提醒自己:“停止向外的投射,將能量向內覺察。”這歷程遠比仇恨別人痛苦。最難受的時候,腦子里會跳出“干嘛要這樣呢,難道別人就沒有缺點嗎,怨恨吧,想想他的錯,他改變了你就幸福了,就不用這么辛苦了”等等充滿誘惑的聲音時常響起。當這種聲音響起時,我知道自己已經走偏了,于是再對自己說:“回來,繼續覺察自己,救贖之路唯此一條。”
前幾天,因為一件很小的事情不如所愿,我陷入驚恐之中。兩天沒有說話,也不看任何人。因為知道自己一說話就忍不住帶出怨恨。這兩天只向內看,經歷了掙扎,絕望,甚至輕傷了身體。兩天后,我開口說:“好了,我明白了。”我知道內在一個根本的、很早期的情結已經松動,開始融化。以前夢見童年的家,都是廢墟、大糞、尸體和鬼魂。現在它已經充滿陽光,有許多小動物,雖然這些小動物還生活在破舊的環境里,奄奄一息,但我知道這是多么巨大的救贖,我的內心充滿感恩。
當我再睜開眼,看到的是別人友善的目光,真切地關心,那些原本被我看做毒酒的瓊漿玉液。每個人都帶著我無法想象的故事、特有的品質閃閃發光。正如催眠課上老師所說:“不做任何預期,為到來的一切做好準備。”
一直提醒自己為死亡做好準備。當死亡來臨,靈魂的天平會稱量這輩子我的存在給別人帶來多少溫暖,多少句鼓勵,多少次支持,多少對美和愛的信仰。同時,又給過他人多少次偏執的評判,苛責,對愛和美的絕望。那時候,我會看到,我所愛過的一切人都是自己,所傷害過的一切人也都是自己。
所有已經發生的苦難,且讓我承擔,且于我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