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的真是好,人與人的差距有時比人與豬的差距都大!
一邊,一女子正拿著手機拍攝,用輕松的不耐煩的語氣說;“大家看啊,從一點多跳到六點多都還沒跳下來,慫慫把驢都慫倒了。”
一邊是消防員拼了命的緊緊攥著跳樓女子的手,經歷4個多小時的救援,女孩仍不幸墜落。女孩墜落后消防人員現場痛哭,隔著屏幕你都能從撕心裂肺的沙啞的哭喊中感受到刻骨銘心的痛。
(1)
我想起魯迅先生在《紀念劉和珍君》里說的;“時間永是流駛,街市依舊太平,有限的幾個生命,在中國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過供無惡意的閑人以飯后的談資,或者給有惡意的閑人作“流言”的種子。”
高中時讀這話并不覺得什么,現在再看,字字誅心!字字入骨!每一言,每一語都切中要害。
一條人命、一句起哄、一頓痛哭在中國算不得什么,不過是閑人們飯后談論一時的熱點。忘卻的救主遲早會降臨!
(2)
跳樓女子就這樣走了,留給消防員一世的內疚,留給她父母無盡的悲傷。
在令人煙花繚亂的信息轟炸的今天,人們格外的健忘。
無非是有人路過的時候輕描淡寫地提一句;“這樓不吉利,聽說曾經跳樓死過人呢!”然后避而遠之。
亦或是一群人飯后聚在一起調侃;“5個多小時了,那女的慫得不敢往下跳,我還以為沒戲看了,最后你猜怎么著?”
其他人;“她怎么著了?”
“嘿,真過癮,那女的真跳下來了!砰的一聲悶響整個人咋地上,嘖嘖,聽著真過癮那!”
“唔~哈哈,那腦漿子是不是四處飛濺?濺你身上沒有?”
……
“咱們今天中午吃啥?”眾人散去。
講故事的人自鳴得意,還想著有些細節(jié)還可以再潤潤色。仿佛這是他人生中一樁得意事。
(3)
我還有想說的話。
在《釜山行》里有這樣一個我一邊哭著一邊看完的片段;一位丈夫為了保護他的妻子和朋友,犧牲自己拼了命攔下僵尸,為他們逃生爭取時間。
而車廂那頭有個胖子和一群懦夫,為了自己的性命安全,也是拼了命地想關上車廂門,不惜犧牲他人的性命也要換得自己的安全。
如今,再次看見這樣的對比;有人起哄罵慫,有人撕聲痛哭,我卻再哭不出來,我只有滿腔的怒火。
怎么有人可以把他人的性命看的那么重,別人死了就好像是自己的親屬死了,哭天搶地,聲嘶力竭;怎么有人可以對他人的性命如此冷漠,別人生死攸關之際,他還能冷嘲熱諷推人一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