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和大多數大學生不一樣,我初入大學的“首要副業”不是去努力鍛煉籃球技能或是進擊lol成為王者。
我的計劃是:極速成長,實現技能變現!當然“主業”還是得努力學習和備戰考研啦!
也許你會問我,為什么要這么早就開始努力賺錢呢?畢竟,大學之初不一般都會先體驗一番“逃籠生活”嘛!
我想說說,其實剛來到大學校園的我也是這么想的。
1
高考失意,我來到了一所怎么也提不起“美好的大學生活”欲望的學校。
但是想著來都來了嘛,也早已受夠了12年的摸爬滾打,與分數的“生死較量”,現在進入了大學校園,終于可以真正地開始屬于自己的生活,那也只好既來之則安之咯。
生活就像綢緞一般進行著,沒有熱烈的感覺,倒也按部就班,順順利利。
每天的步驟就是往返于宿舍和教學樓之間,有時會去食堂吃飯,有時就直接點外賣,像是程序設計一般,機械又簡單。
起初還算享受這種生活,要知道這種愜意和高中那“時間就是生命”的戰場相比,真的是一個天堂,一個十八層地獄。
但是
有時又在考慮:這樣的日子意義在哪?
事情發生轉折是在10月左右
那天,看了一篇文章
大概是說一個大三的學生憑借“新媒體”月入一萬,集p圖、視頻剪輯、寫作、攝影于一身,一篇稿費達幾十甚至幾百,還有各種機會和資源暢游世界各地……看起來很是牛逼!
然鵝,對于一個剛剛“進城”步入社會的“小萌新”來說,如此赤裸裸的“人比人氣死人”和“金錢誘惑”之對比,這種雙重打擊是最致命的——
我這還吃著桶面,每天計較著各種支出,生怕多花一分錢等月底吃土,這位就已經實現了大學經濟獨立,而且還有機會免費暢游各種地方,吃著各種美食。關鍵是,全身上下都是真功夫——這是最吸引我的。雖說他大三,我大一,但是生而為人,我才不甘承受這樣的對比!
于是一顆心“轟”地一般被點燃了,一個想法慢慢地順著全身各處爬進腦中:
?我也要做新媒體,實現經濟獨立!
2
我先是跑去百度了一下:什么是新媒體?
百度給的官方解釋是:“新媒體就是相對于傳統媒體(報刊、廣播、電視等)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媒體形態,包括網絡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新媒體概念比較寬泛,是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寬帶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等終端,為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嚴格地說,新媒體應該稱為數字化新媒體。”
哦,似懂非懂
后來,我又厚著臉皮找到這位學長的微信,好說歹說他才同意加了我。
簡單表明來意后,便向他詢問:做“新媒體”該從哪里開始著手呢?
學長說,他最初接觸新媒體是幫某公司運營微信公眾號,然后之后開通了屬于自己的公眾號,雙重運營。之后又發現自己做號太累,短期變現又不可能,于是開始轉向向公眾號投稿,用稿費養活自己。
我大概聽了個明白
不就是投稿么,那簡單!
在高中時,我的作文寫得其實還不錯,不止一次地獲得老師的好評,就是在全班面前讀我的文章那種。
于是,我找他免費要了幾個公眾號資源,簡單地研究了一番,大概知道對方稿件的類型需求、字數需求以及稿費計劃,覺得很合適啊,幾個都是我的菜——稿件類型是我擅長的,稿費也比較可觀。
當晚我就熬夜寫了一篇文章,記得題目好像叫《也許你的努力就敗在自我安慰》,大概1200個字。
當時寫完后覺得很nice,無論是從立意還是到事件舉例,都是我“精心打造”的。
記得當時還為這篇文章想出一個所謂的金句:以前以為堅持就是墨守成規,一塵不變。現在才知道,堅持是即使粉身碎骨還不得不負重前行,被迫謀生。
現在想來當初還是年輕啊
現在覺得其實堅持是“喜歡的一往無前,不愛的果斷拋棄”
當然,你也猜到咯——我的第一篇稿件石沉大海,從投出去到今日,杳無音信。
我當然不服
接著的一個星期又加班寫了五六篇文章,相繼一個接一個地又投了出去。
結果仍是如此。
3
于是我開始反思:明明是用心寫的文章,沒有病句也沒有錯別字,怎么就石沉大海呢?
當時的我沒有多少新媒體經驗,完全沒有想到什么騙稿漏稿之類的問題,失敗的原因就一律歸咎為自己的問題。
現在想來我還真得感謝自己當初“無知”,不然也不會有后面的一切。
那次投稿失敗后,我并沒有氣餒,反而是轉向去各大公眾號平臺進行比對學習。
當時的我認為,自己的文筆應該是沒有問題,但是既然文章一個接一個地失敗,那就一定存在一個我不知道的巨大的漏洞。
于是,我拿著自己的文章和“十點讀書”、“夜讀”、“咪蒙”等眾多公眾號大v做了對比,從字數到文章內涵,再到排版……果然發現了問題所在:
我的文章排版完全是按讀書時期的格式走的,完全不知道其實新媒體文章有著自己的一套排版規則。
“咪蒙”還有各路公眾號的排版規則一樣,看起來都很清新,而且一句話獨立成段,句首頂格,讀起來又快又過癮。
反觀我自己的排版,又臭又長,放在手機上密密麻麻的,別說讀不下去了,甚至還有點嚇人!
我知道了
文章排版都是錯誤的,編輯怎么會看?
因為他完全有理由認為這是一篇不夠專業的文章。
于是我花了一天的時間總結了十多個公眾號的不同排版風格,力求多看、多想,衍生出一套屬于自己的風格出來。
4
終于,我制作出了一套自己的模板。
越過大山,山后的風景便春色撩人。
我按照自己原先的寫作套路又完成了一篇長達2500字的勵志文。
這次多花了兩天時間加以修改、完善。
當然,這次的排版也換成了自己總結出的風格。
果然,這次的文章深受編輯的好評,并且獲得了人生中第一桶金,雖然不多,只有300塊,但是我很滿足。
我用這300塊給老媽買了件衛衣,把她高興壞了,一個勁地說我太棒了!
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人生的價值。
相比較前12年的優秀成績也好、比賽獲獎也罷,總覺得那些都不夠真實,只是個噱頭。而這300塊雖說不及前生所有的榮譽,但價值比過所有。
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獨立進行的賺錢體驗,從涉水、摸爬滾打、總結經驗再到收獲,全憑著自己的一腔執念:就是干不能慫!
還有
前文提到的:如果我要是知道了新媒體行業本身就有著騙稿、漏稿的行為會怎樣?
那我想我應該不會先去找自己的問題,會換家公眾號,繼續按照原先的方式進行投稿,石沉大海,再換,再投,再石沉大海,再……
所以
相比給了我排版思路的那十幾個公眾號,我是不是更應該感謝感謝當初那個“不甘失敗,自信有余”的自己呢?(壞笑)
所以
這也可以小小總結為我做成事情的一個小訣竅:失敗了先從自己的問題找起,因為大多數失敗就是因為自己“并不夠好”
好啦不多說了!
現在總結總結“新媒體文章”的籠統要點叭,快拿筆劃重點咯!(由于篇幅有限,所以先從廣義上說一些,后續的文章中都會一一展開的。滿滿的都是干貨噢!)
01?排版
區別于傳統雜志,由于手機端屏幕大小的限制,新媒體文章大多采用的格式是:頂格、空行。
02?文句
文章句子要注意短、準、狠。
因為這是個快節奏的時代,所以用戶對于手機閱讀也是快節奏的、碎片化的。
你要做到的是:讓用戶隨便捕捉幾個字就可以知道你大概意思。
也許你會抱怨很難,其實不然
“研究表明,漢字序順并不定一影響閱讀,事證實明了當你看這完句話之后才發現字都亂是的”
因此,新媒體文章杜絕出現“長難句”、“修飾夸張句”以及“生僻字”,要用最樸實、最真誠的文字表達出你的想法。
即使你的文字功底有待改進,但是只要你寫得足夠真誠,依然會有人愿意讀你的文章的,這是區別于傳統文學最大的一個點。
03?邏輯
一定不要為了“秀金句”而故作深沉,添加幾句和文章無關的文句,這是大忌!
你要想到,手機用戶憑什么要花費自己的時間在你的文章上?他完全可以點擊右上角的“關閉”然后切換到其他文章上。
因此
最最吸引他的不是你的真誠,而是你文章的邏輯!
換句話講,就是你這篇文章能否真正地抓住他的心。
一定是你的文章要拉著他的思路慢慢走,或緩或疾由你決定,但一定不能讓他出了戲!
所以就映照了上面所提,一段無中生有的“油膩金句”完全有可能讓讀者立馬感到不適,向右一劃,和你的文章say goodbye?
因此,想要初試新媒體文章的童鞋們,一定要記住:新媒體文章易上手,但寫不好一定是災難!
另:
篇幅有限,后面后續的文章會一一提到
部分圖片來自“toly”
這里是微信公眾號:苑澤西,就是要給你最真摯的!找別人說不出的話?關注我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