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的香檳》——梅麥克/著

喜樂操練90天——07《火從天降》

有火從耶和華面前出來,在壇上燒盡燔祭和脂油。眾民一見,就都歡呼,俯伏在地。(利未記9:24)

? ? ? 這節(jié)經(jīng)文是《圣經(jīng)》中第一次慎重談到歡喜。《利未記》讀來似乎枯燥,但是那些沉悶的儀式與獻祭的結果卻是人們“歡呼,俯伏在地”。怎么如此?因為他們突然領受了一切信仰的目標——與神同在。火從天而降,而且吞噬了他們所獻的犧牲,燒去使他們與神隔絕的一切,讓他們相信自己的罪已經(jīng)得到赦免,自己是圣潔的。

? ? ? 喜樂是對上帝同在的回應。人們歡欣鼓舞是因為上帝回應他們,點燃了他們的獻祭。神的火是否從天而降,燒去了你的獻祭?你的敬虔,你上教會,你悔改,你努力從善——這些是否讓你歡呼?如果沒有,一定有什么地方出了錯;你的獻祭并不完全。

? ? ? 悔改包含兩個部分,但許多人勉強接受的只是第一部分。悔改代表回轉,但許多人困在半途中。悔改的第一部分是恨惡罪、棄絕罪,第二部分是接受上帝換給我們的美好事物;拒絕貪婪卻不轉向慷慨,擺脫情欲卻不開始愛,脫離苦毒卻不全心來頌贊,這些的確都是不可能的事。

? ? ? ? 往往我們?nèi)菰S神的律法來定人的罪,卻難容他的福音來釋放人。罪惡感與積怨是邁向喜樂的兩大障礙;我們?nèi)舨皇且驗樽约旱淖锒鴥?nèi)疚,便是對別人懷抱怨恨。不管是哪一種情況,我們都未能理解福音的真義。福音教導我們,這兩種情況都是不必要的,因為兩者都能借著寬恕得著醫(yī)治——不是我們得到寬恕,便是我們寬恕他人,而寬恕的先決條件是我們的懺悔。

《舊約》中獻祭制度的目的何在呢?難道宰殺動物令上帝滿意嗎?不是的,正如大衛(wèi)的禱告:“番記你也不喜悅。”(詩51:16)那么,從那些臟亂的祭物中,神期望得到的是什么?

? ? ? ? 他要自己的子民快樂。他要他們知道自己的罪已除盡,不會再回來糾纏他們,所以當離開這些祭典時,感到快樂、自由。未經(jīng)懺悔的罪阻礙喜樂,因此獻祭制度那些復雜的細節(jié)用意在使人承認特定的罪,并表達因這些罪而憂傷。不過,真正的目標并不在于使人們憂愁,而是要使他們快樂。因為罪惡已經(jīng)徹底潔凈,所以他們可以輕快地走入他的覲見室,神要他們知道這種極致的快樂。動物的血無法完全達到這個目標,但耶穌的寶血卻已達到,如今我們不需任何儀式,“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圣所”(來10:19),這比從天而來的火更好。

? ? ? ? 悔改是化黑暗為光明的關鍵,畢竟,我們基督徒的生命是借此開始,主的喜樂也是借此第一次臨到我們——借由認罪與歸向基督。如今你對自己身為罪人有何感覺?明白自己的真相令你羞恥或是激怒你?還是讓你有完全、欣喜的釋放之感?許多人因為認罪并沒有使他們快樂,便對認罪感到厭煩,然而徹底悔改本身便是充滿喜樂的舉動。如果我們不歡喜,我們便還沒有悔改。徹底悔改的跡象是快樂,猶如神燒毀我們憂傷的獻祭,把喜樂換給我們。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