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忙碌生計奔波的人群中,難得有觸動心靈的那么駐足一望。常常在上下班的公交車上看到疲憊小睡的年青人、一臉憔悴的中年人,以及被擠得東倒西歪依然要周全身邊孫兒們的老年人。高峰期的公交車上,就是一個小世界。人們各懷心事地向著各自的家撲去,只是因為那里是心靈的安放處,是精神家園的歸宿,讓人溫暖放松的地方。
(一)堅強的女兒
? ? ?那天帶已經上高二的孩子外出,路過蘇州路橋下的腫瘤醫院,想起友人和她的母親,于是提出帶他一起去看望。孩子略一遲疑就同意了。走出電梯時,他說,要給阿姨一個擁抱安慰她……。友人的母親已經在搶救室里幾天了,我們去的時候,老人家渾身插滿管子,只是偶爾睜一下眼睛,“阿姨,我來看你了。”昏睡狀態下,老太太眼睛跳動著,勉強微睜了一下,“唉……”了一聲之后就又睡過去了。其實老人已經有一段時間失去意識了。這一聲“唉”也只可能是她無意識狀態下的一個反應,我卻差點沒忍住一直強忍著的眼淚。看孩子和友人故作鎮定地說著一些開心的事,心里想,這孩子心理素質還行!至少比我強。寒喧不久,我們要離開了,孩子假裝無意地輕輕從背后拍了拍友人的肩膀,阿姨我們回家了。
? ? ? 出了醫院,走在寒冷的街道上,裹緊冬衣依然凍得瑟瑟發抖,我們邊走邊討論著。“我說去看阿姨和那個奶奶,你猶豫了一下,咋想的?” “知道你想讓我看到什么,所以我猶豫了一下……” “那說好的擁抱呢?”“唉,就知道你要問,其實我覺得吧,阿姨表現得挺堅強,也許自然點更好!”
? ? ?雖然此時很冷,可是在昏黃的街燈下,看著身邊已經高出自己一頭的孩子,心里備感溫暖。他已經懂得簡單的人情世故了,做為母親,我很欣慰。
(二)下多了的面
? ? ?十歲左右,我家開了一個小飯鋪。母親靠自己勤勞的雙手每天操持著。
? ? ? 那天來了一家特殊的食客。多病的父親,有精神病的母親和三個衣衫襤褸的男孩,大的不超過八歲,小的只有三四歲。父親是被兒子和有病的妻子用拉拉車推著來的,坐下后不久,就從懷里哆哆嗦嗦掏出錢,只要了三碗面。母親從后堂出來看了一眼之后就又忙去了。端面出來時,三碗里的面明顯比平時超出了很多的量,我依次放下面碗,卻意外看到媽媽又端著兩個小些的面碗向他們一家走來,“不小心下多了面,這一時半會兒的,賣不出去就坨了……”看著本來愁容滿面的父親感激地向母親道謝,也許他一眼就明白了那是母親善意地謊言了。
(三)狗狗不怕
? ? ?那天帶狗下樓遛彎,回來時從樓上下來兩個搬遷公司的工人,正把一個大大的雙人床墊從樓梯往下運,許是樓道太窄,一時半會兒被卡在了三樓和二樓之間,看到兩個孔武有力的男人在樓道里,還有這么一個大家伙,狗狗調頭就向樓下跑去,任我叫著安慰著,也不上來。沒辦法,我只好走下去抱著它經過他們,從他們努力從床墊旁擠出的空隙間穿過時,那個高大的維族小伙子友好、抱歉地摸摸狗狗的腦袋說,“小家伙,嚇著你了。不怕,不怕喲!我們是好人……”其實狗狗當然聽不懂他的話,但已經從他的表情中讀到了友善,不再吠叫。安靜地被我抱回家了。
? ? ?溫暖是一股暖流,也許在不經意間就注入心間。兒子初通人事的愛心,媽媽善意的謊言,小伙子友善的笑容,都傳遞著人們之間的善良和友愛,也許你沒注意,也許就在剛才,也有人在向你傳遞著友善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