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第一板塊
1、展示昨天學生用“拃、庹、步”測量的結果單。
2、為什么同樣一個物體兩個同學測量的結果卻不一樣呢?引出中國 古代統一的長度單位。
3、用甲骨文故事介紹中國古代統一的長度單位“寸、尺、丈”
師:孩子們,咱們上節課找到了三個我們自身攜帶的測量單位,
生:是的
師:當我們要測書本長度時,我們找到了?
生:1拃
師:可我還想測測黑板的長度,用1拃,1拃測…
生:會很麻煩的。用咱們昨天找到的1庹吧。
師:那我們測教室長的時候,我們還找到了?
生:1步
師:好,大家請看黑板,這是咱們昨天的測量結果單。
但有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同樣是教室長,祁思菡、高梓晧和我,我們三個的結果都不一樣,誰可以告訴閆老師為什么會是這樣?
生:因為我們每個人的身體部位不一樣,一拃不一樣,一步、一庹都不一樣,所以,測的都不一樣。
師: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的測量標準不一樣??蛇@樣就沒法交流,會導致混亂啊!祁思菡告訴我教室長11步多一點,高梓晧告訴我教室長10步多一點,那教室到底有多長呢?如果王老師問你教室到底有多長?我們該如何說呢?
生:好混亂呀。
師:那誰可以解決我們的這個問題呢?
生:xx腿長,讓他邁步子的時候小一點,xx的腿短,讓他邁步子大一點就好了。
師:你們的意思是說,讓他們盡量邁一樣大小的步子測,也就是統一一下他們的測量標準,這個方法不錯,但是兩個人好像很難邁出一樣的步子吧。
生:那我們都以老師的步子為基準來測,可以嗎?
生:可是我們邁不了那么大的步子呀?
生:那我們可以在一根木棍上面標記閆老師的“步”啊,然后再拿著這根小木棍測就可以了。
師:這個方法不錯,我們的祖先就是這么做的。
? ? ? ? ? ? ? ? ? ? ? ? ? 第二板塊
1.由中國古代統一長度單位過度到國際統一的長度單位“米”。
2.介紹“米”的由來。
3.介紹“米”、“分米”、“厘米”,以及三者之間的關系。
大家請先看這個字,
這個字是手,手字再加一個指示符,
表示一個關鍵位置,這個位置是我們脈搏跳動的地方,慢慢地,人們發現這個腕關節到這個“關鍵位置”就是一個長度啊,于是就把這個長度命名為1寸,
但是這樣就合理了嗎?
生:好像不合理,大人和小孩的1寸長度也不一樣啊,就跟剛剛我們用“步”來測物體一樣,可能會出現不一樣的結果。
師:那怎么辦?咱們的祖先是這樣解決這個問題的,他們以最厲害的那個部落的首領的為標準,規定了這個長度為1寸(手里邊示范邊舉起長度為1寸的小木棍)。
師:好,現在我們有了寸尺,現在請XXX來測一下我們課本的長。
生:但老師,你得做好標記。
師:1寸,2寸…我們的課本是8寸。
師:現在我們一起用我們的寸尺測量一下我們的黑板長,怎么樣?
生:不可能吧,那也太麻煩了,這個寸尺測短一點的東西還可以,教室也太長了吧。
師:那怎么辦???
生:找一個更長的木棒來測就好測多了。
師:多長啊?
生:5個一寸那么長吧。
生:5個還不夠長呢!10個,20個會更好一點。
師:不慌不慌,我們來看看我們的祖先是怎么解決的。
師:請大家看看這個字
老師想請xxx來形象描述一個這個字,把這個小朋友坐那直直的背部畫為1豎,那他彎下來的就是?
生:腿
師:那腿上加一個點,大家猜這個是那個部位?
生:膝蓋。
師:太棒了!我們的古人便把從腳掌到膝關節的長度命名為1尺,
(用1尺長度的木棍來做示范)這就是1尺的長度。你們現在知道1尺與1寸的關系了嗎?(比劃尺和寸的長度)
生:1寸,2寸…哦,原來1尺有10個1寸呢。
師:現在我們一起用我們1尺的尺子來測一下我們黑板的長。
生:1尺,2尺,不夠3尺
師:那我們繼續該如何測呢?
生:我們用我們的寸尺繼續來測,1寸…
師:你們覺得只有尺和寸能行嗎?
師:如果測更長的路,比如說操場的跑道
生:1尺,1尺來測就有點麻煩了
師:是的,用尺作為測量標準就會很麻煩,那你們有什么想法沒?
生:應該發明更長更大的測量基準,10個1尺作為一個新的測量基準。
師:為什么你會選10個1尺作為標準呢?
生:老師,您還記得我們數數時,就是把10根木棍捆為1捆成為一個十
生:還有10分為1角,10角為1元,好像也有關系。
師:你們太厲害了,我們的祖先也是定10個1尺為一丈,
(出示甲骨文丈字,并用兩根木棍組合成一根拐杖,手持拐杖)
丈最初本意是手持拐杖的意思,隨著歷史的演變,慢慢有了長度的意思,我們把10個1尺為1丈。
師:中國的測量基準統一以后,在中國的每個城市繼續用“寸”“尺”“丈”測量肯定可以,因為全中國一尺都是統一的,但是出國就有麻煩了,因為其他國家跟我們中國的測量基準不一樣該怎么辦呢?
師:美國人說,我們的國家很強大,就用我們的測量單位,但你愿意嗎?
生:不愿意
師:但好像外國人也不愿意用咱們中國的單位。
師:可是,我們每個國家的單位都不一樣,但我們又都不愿意用任何一個國家的,那我們該如何統一我們的單位呢?
生:重新發明一個國際單位。
師:太棒了,為了更好、更方便的交流,人們統一了第一個國際單位“米”。大家知道米是怎么來的嗎?大家請聽閆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人們迫切希望找到一種長度固定的度量單位, 終于想起了地球。當時認為地球的大小和長度不會變化,如果用地球上的一段距離作為長度單位,就可以得到固定不變的度量單位。1791年,法國科學家提出把地球子午線的四千萬分之一的長度定為一米(出示一米的米尺),并用鉑制成了的第一根標準米尺?!懊住边@一單位也由此誕生。今天閆老師也做了一根標準米尺?,F在我們用我們的米尺來一起測量我們黑板的長度,
生:1米,2米,3米,3米多不到4米
師:可是這多點是有多少呢?我們怎樣就可以知道,這黑板到底有多長呢?
生:可以用1尺來測呀
師:拜托,我們在統一國際單位,你覺得外國人愿意用咱們中國的嗎?
生:是,我們得再統一一個小一點的長度單位
師:是的,(在黑板上畫出1米長,完成下面過程)模版如下:
我們以1米為基本單位,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一分米,(拿出小木棍1分米)現在我們設計了一把分米尺,現在我們用我們設計的分米尺來繼續測量一下我們的黑板,
生:哦,我們的黑板是3米10分米多一點(出現問題,期待小朋友的發現)
生:還是不能清楚知道,要不我們再設計一把更小一點單位的尺子吧
師:可以呀,那我們把1分米(在黑板上畫出1分米長,完成下面過程)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我們把它叫為1厘米(拿出小木棍1厘米)。
生:現在我們又有一把厘米尺了,我們再用我們的厘米尺來完成我們對黑板的測量。
生:哦,我們知道了,我們的黑板原來是3分米10分米2厘米。
師:我們一共設計了三把尺子,我們一起找找他們三者的關系。
我們用米尺畫出一米,我們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份是1分米,那1米是?(用分米尺在黑板上完成對1米的測量)
生:1分米,2分米…10分米,哦,1米也就是10分米(1米=10分米)
師:然后我們把1分米平均分成10份,1份就是1厘米,那1分米有幾個1厘米呢?(用厘米尺在黑板上完成對1分米的測量)
生:1厘米,2厘米…10厘米,哦,1分米有10厘米呢。(1分米=10厘米)
師:那1個1分米=10厘米,2個1分米=20厘米,3個1分米=30厘米,10個1分米=100厘米,10個1分米也就是1米,那1米=100厘米。
生:哦,老師,不對!
師:怎么不對了,
生:老師請看黑板咱們的記錄,第一次用米尺測,結果是3米多,不到4米,第二次用分米測的時候竟然比10分米多,我們是不是出現問題了。
師:為什么你會覺得是有問題了呢?
生:因為剛剛咱們測量了一下,10分米是1米,那第二次的結果就多于4米了,和第一次的結果不就矛盾了么。
師:咦?這個問題好像是,大家覺得是嗎?
生:是呀,兩次的結果出現矛盾了,
師:老師檢討一下自己,之后一定更加仔細,你們愿意用我們發明的三把尺子重新陪老師測量一下我們黑板的長度嗎?
生:1米,2米,3米,不到4米;我們用分米尺來測,1分米,2分米…9分米,不到10分米,我們繼續用我們的厘米尺來測,1厘米,2厘米…,剛好5厘米呀,
生:原來我們的黑板長為3米9分米5厘米。
師:今天大家的表現太棒了,尤其要表揚發現問題的小朋友,大家以后也要學會多多思考哦!
? ? ? ? ? ? ? ? ? ? ? 第三板塊
1、在生活中尋找1米的物體;
2、在生活中尋找1分米的物體;
3、在生活中尋找1厘米的物體。
師:現在老師想考考你們,看看你們誰有最敏銳的眼睛,你們誰可以在生活中尋找出1米的物體。(孩子們需要對米尺的再次感知,在這個過程中,我拿著米尺走入了大家,讓孩子自己親自感知,尋找生活中1米的物體,為下節課自己親自制作米尺,分米尺,厘米尺做好鋪墊)
生:老師,借我用下米尺,我發現xxx坐著的時候身高剛好是1米
生:我發現xxx站立時腳掌到肩膀的距離也剛好是1米
生:咦,一塊黑板長?我想去測測
師:好呀,
生:一塊黑板長剛好是1米呀。
生:教室門?
師:大家先來猜猜,教室門大概有多長?
生:大概2米吧
生:我來測測,咦,門中間剛好有個中線,一半剛好是1米,那門也就是剛好2米。
師:你們好棒呀!
師:那生活中1分米的物品有哪些呢?(我拿起來我們的分米尺,讓孩子再次對1分米進行感知)
生:我們的黑板擦好像是
師:那你來測測,好不好
生:黑板擦是1分米多一點
師:那黑板擦到底是多少呢?我們該用我們的哪把尺子繼續測呢?
生:厘米尺
生:剛好2厘米,那黑板擦就是1分米多2厘米。
(精確測量的目的是對1米,1分米,1厘米的精確感知)
生:老師,借我用用咱們的分米尺…老師,我測了我們好幾個小朋友的手工剪刀,他們都是1分米多一點
師:那多多少呢?
生:老師,再讓我用下厘米尺…準確地說,我們的剪刀是1分米2厘米
師:你好棒!
師:那1厘米呢?我們生活中有嗎?(拿出1厘米的厘米尺)
生:老師,我用用厘米尺…我們的田字格剛好1厘米哦!
生:老師,我還發現我們英語本的格子剛好也是1厘米。
生:我測了我們三個的食指指甲蓋也剛好1厘米。
師:哇!你們太棒了!我們班的小朋友個個都有雙愛發現的眼睛!
下節課我們將親自動手制作我們的三把尺子,有沒有很激動,這節課大家表現都特別棒,老師相信下節課的你們會更加出彩!
(附以下圖片來記錄我們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