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國的家庭教育面臨的狀況是焦慮的母親、缺失的父親、看似充滿問題的孩子。其實孩子沒有問題,是我們有問題,我們怕孩子輸不起,所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讓孩子去執行。我們一方面希望孩子能發揮主動性,另一方面卻把孩子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整個停不下來的節奏,這讓孩子怎么去發揮主動性?
? ? ? ? 所以我們要讓孩子成為他自己生命的主人。
? ? ? ? 你是誰?你是那個土壤,是在旁邊守護他,給他一份點化,給他一份提醒,而不是要孩子來服從你的意愿、你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他完全有創造的能力,很多時候是我們窒息的愛讓孩子的創造力都不見了。
? ? ? ? 當我們把生命的權柄還給孩子的時候,你會發現孩子比我們想象的能干多了!我們不能剝奪孩子去犯錯誤的權柄,所有的成長來自于體驗,讓孩子自己去體驗過后獲得一份智慧和開啟,避免下一次再發生。
? ? ? ? 所以讓孩子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讓他自己去體驗、去經歷,我們要做的只是在一旁靜靜地守護,適當的點化和提醒。”
? ? ? ? 上面這篇文章是我在2016年10月份發表在一個教育論壇中的,那時候孩子睡眠已出現問題,斷斷續續沒去上學了。
? ? ? ? 其實從孩子一出生,我就比較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也閱讀了大量關于教育方面的書籍,比較推崇斯賓塞的快樂教育,沒有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小學階段從沒上過文化課補習班,只是培養他各方面的興趣,過得很快樂,成績也不錯。到了初一老師還說他是個開心果。初二時,因為與同學的關系出現了問題,導致睡眠障礙,而那時候我又比較焦慮,對孩子也施加了一定的壓力,最終導致孩子休學。
? ? ? ? 其實我對教育的理解并沒有發生偏頗,但由于自己能量的不穩定,導致在實際操作中偏離了方向。光知道理論還不夠,要把這些理論內化為自己東西,和自己渾然一體,運用自如這才是一件難事。通過這段時間寫簡書感賞孩子,我發現這是一個穩定能量的好辦法。我還通過寫小紙條的方式與孩子溝通,發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和特質,孩子的能量也在逐漸上升,變得愿意與我溝通交流了。原先我的眼睛是雷達,整天盯著孩子,一發現問題就及時指出來,導致孩子與我越來越疏遠;現在我的眼睛依然是雷達,發現一丁點兒孩子的優點就通過寫小紙條告訴他贊美他,孩子與我越來越親密了。
? ? ? ? 繼續加油,媽媽愛寶寶,寶寶愛媽媽!
感賞孩子沒忘記 外婆的囑托,把飯燒上了。
感賞孩子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
感賞家人和朋友的一路支持。
感賞自己的不懈和努力。
感賞自己每天堅持散步。
感賞老師的接納和耐心。
投射自己把重點放在己身,給予孩子需要的能量。
投射孩子開啟內在動力,愛自己、愛家人、愛生活。
投射孩子懂得擔當,有責任,是個積極、陽光、自信的男子漢!
投射孩子創造一個嶄新的模式。
投射孩子早日返校,與時間賽跑,考上心儀的學校。
投射孩子在學校和老師同學都成為朋友!
投射孩子堅持鍛煉,把身體練得棒棒的!
投射我們可以每天在愉悅的氣氛中聊天!
投射我們一家人幸福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