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芬蘭留學的時候,到過一家叫做Kuneri的IT小公司打工,老板是土耳其人,很聰明,反應快,創意多,會寫程序,會攝影,會做發型設計。他問我為什么要做程序員,我說錢多吧。他說,是嗎?我做發型師可賺的比做程序多。
大概工作了半年,老板有天突然對我說
Kevin,you have communication problem。
我英文一般,6級考了兩次沒過,因為懶得背單詞。在芬蘭生活了幾年,平時都用英文,所以口語還不錯。程序方面的溝通也沒有問題,因為程序員平時基本都看英文資料,所以老板說我溝通有問題,讓我有點困惑。后來又工作了一年半,也沒有什么起色。那年大環境也不好,諾基亞不行了,公司也把我裁了,我就回來“報效”祖國了。
如今,我已經在做別的行業了,但是時長想起土耳其老板說的那句話,我的溝通有問題。我也完全明白所謂的問題在哪了。
1.我不喜歡提問
后來我發現有些同事和我一樣,不喜歡提問。原因多種多樣,不喜歡麻煩別人;不想顯得自己無知;不知道該怎么提問。但是結果是一樣的,自己花了很多時間,也許只是研究出來了別人已經有答案的問題(重新發明了輪子),也許還研究不出來。
這個問題及其嚴重,看起來只是面子問題,但其實是一種對團隊工作的不適應。人和人本來都是孤島,需要相互溝通來互通有無。不愿意溝通,其實是沒有團隊意識,在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如果一切從團隊利益出發,就不會擔心自己無知,就不會害怕麻煩別人。
當然“不知道怎么提問”是另一個方面的問題,其實提問需要整理思路,把問題問到刀刃上,所以在提問前,提問者要把自己目前在做的事情梳理個大概,找到最源頭的問題,這樣才能讓提問的效果最大化。也節約了被問者的時間。
2.我不喜歡社交
這個社交,不只是老外的酒吧社交,也包括其他所有的社會活動。我是個比較奇怪的人,在芬蘭的4年,哪里都沒去過。芬蘭的簽證是申根簽,有了它可以暢游歐洲,我嫌麻煩,哪里都不想去。倒是女友生日時候去英國看了看她,在那過的圣誕,呆了一個月。(也是哪都沒去,我可能是極少數去過英國,但是沒在倫敦玩的中國人)
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也許主要還是成就感缺失吧,社交有合作有競爭,我不喜歡競爭,并不是簡單的怕輸。我記得小時候和小伙伴下象棋,我也很怕對方輸,到了絕對優勢時候也不想把對方將死。當然自己輸也不開心,所以不喜歡競爭。
這個問題,我沒有解決方案。現在能做的是,遇到問題時,盡量設身處地的替別人想想
3.我的口語表達有障礙
這個問題是第二個問題導致的。表達是一種能力,它需要你知道對方腦子里大概的想法才能進行。簡單的說就是怎么把問題講清楚。因為我社交不夠,所以對別人腦子的想法并不清楚。常常會在交流中遺漏重要信息,這個缺陷讓我焦慮,從而更加局促,更加不愿意社交,而且
口語和書面語完全是兩個語言體系
小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在看書上,書面語言能力比起口語要好一些。
結論
知道了問題所在,改起來也并不容易,大概是所謂的積重難返吧。我現在做喜劇,甚至要上臺講笑話,雖然可以把準備好的笑話講的還算可以,因為練習的多,但是要我和觀眾互動,我就不擅長了,因為我骨子里不愿意和觀眾交流,也沒有很好的和觀眾交流的成功案例,這是我在脫口秀舞臺演出上遇到的最大問題。
溝通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加增長,可能是遇到的事情多了,對別人的想法了解的多了,對人際的客觀規律更明白了。
希望對和我一樣有溝通問題的人一些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