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看這本書的名字《那些怪誕又實用的日常心理學》,不由的得很想買.
結果好多地方都缺貨.
書中介紹了4種發現機遇的有效方法:分別是開啟大腦的準備狀態、轉換視角、認真玩耍和保持好奇。
1.開啟大腦的準備狀態
要開啟大腦的準備狀態,其實很簡單,只需要3步:
001?把想要解決的問題寫出來,并專門抽出一段時間來想辦法。
002?身心放松,但不要把問題拋到腦后,而是要處處留心,比如帶一個隨時可以記錄的小本子,提醒自己不要忘記。
003?帶著問題去吸收各種各樣的信息,比如去參觀美術館、看雜志、跟人交流等。
做好這三步,大腦就像后臺程序一樣,會自動在繁復的信息中尋找關聯,給你解決問題的啟發。阿基米德也是在泡澡的時候,靈光一閃,想到了王冠體積的測量方法。
其實有些包袱,或者工作的上的電子,都是在不經意的時候想象出來的.原來是大腦背著我在后臺運作,哈哈
2.轉換視角
人的思維方式都趨于相同,但發現機遇往往需要轉換視角,另辟蹊徑.
就像拍照一樣,同樣景兒,但是不同人排,有的就叫藝術,有的就是照片.
怎樣轉換視角呢?有以下思路:
001?把自己想象成其他不同角色、不同身份、不同職業的人,比如老人、孩子、伴侶、藝術家等。
002?轉換成類似的場景,比如“寫產品推廣文案”可以轉換成“把顧客吸引到門店”。
003?把問題換一個表達方式,比如“怎么學會英語”可以換成“怎么看懂原版書”、“怎么記憶更多英文單詞”。
3.認真玩耍-
俗話說:“只會學習不玩耍,聰明孩子也變傻。”在感受到壓力時,人們更容易聚焦于眼前的事情。當你在緊張地準備明天的考試,旁邊的人在討論什么,你都聽不進去了。
娛樂和玩耍能幫助人們放松下來,打開視角,從而看到更多。
舉個例子:
在想產品推廣方案的時候,可以玩角色扮演類的游戲,分別扮演老板、員工和各種用戶,站在不同的視角來發表觀點;還可以玩思維發散的游戲,從一些看起來與問題毫不相關的詞語出發,打開腦洞,聯想解決方案,比如從「鏡子」聯想到用鏡子布置陳列區、向用戶贈送小鏡子,還可以聯想到鏡子中的物體跟原物體一樣,沒有特色,所以要在推廣時突出產品的差異化特點。
包括我們在設立目標的時候,可以像小孩子一樣設立一個獎勵目標。做什么事情打卡的時候,可以例如日歷上畫個笑臉。
4. 保持好奇
愛因斯坦說:我不是絕頂聰明,也不是天賦異稟,我只是充滿好奇
為什么有的人知識淵博?能侃侃而談,因為好奇,愿意去了解自己不熟悉的東西. ?保持一顆好奇的心,不但可以在職場中一直進步。也可以讓你交到更多的朋友,因為好奇,我愿意更多的了解你. ?有時候長大的標記是不愿意問為什么?求知欲下降。我不想這樣,我想一直探索這個世界,因為你對世界充滿好奇,世界將回饋你更多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