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的大熊 著
如何做到每天工作14小時卻不筋疲力盡
很多人都會問我,怎么有精力去做那么多的事情?就算是寫文章,也太辛苦了一些,況且還要做很多別的事情。我自己算了一下,其實大部分時間我一天的工作時間都在14小時,大概有6個小時睡覺,4個小時吃喝拉撒什么的。很多時候想一想,其實這個世界上大家最公平的就是時間,這個是沒有辦法通過花錢或者別的什么辦法找到捷徑的。
當然,時間長僅僅是一個基礎,效率也非常重要,這是時間利用的兩個維度。很多人也一樣累死累活,既不開心,成長也不大,這其實是第二個維度出了問題。我們先從第一個維度開始說,如何保持旺盛的精力?
很遺憾的是,精力很多時候是天生的,有些人天生精力充沛,有些人則有些萎靡不振。我就屬于后者,所以我的經驗還是可以幫助到大部分人的。最重要的一點是,你做的事情,是你熱愛的事情,你對這件事情有興趣,而且愿意鉆研和堅持。我看到很多人痛苦地工作,因為他們并不喜歡,但為了生活卻必須做下去,這樣其實是雙重的折磨,最大的損失是浪費了自己的時間。
當然,找到一件自己熱愛的事情確實是比較難的,這個時候感謝我老爸給了我一個解決方案,叫“愛我所選,選我所愛”。用中國古代的話說叫“既來之,則安之”,既然做了,就把它做好,因為做的結果代表了你的個人品牌,而你的個人品牌決定了你今后的高度。很多人做不好事情給我的解釋是“我不喜歡”,這個時候我會告訴他,“做還是不做是喜好問題,做得好還是做不好是能力問題”。所謂職業化,就是不摻雜感情地把工作做好,所謂成功者,就是把事情做好的同時還熱愛它。
當你開始熱愛工作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并不是無事可做,而是有很多事可以做得更好。很多人想離職的時候,我都會跟他們說:如果你想離職,就把現在的工作做好,這樣在你走的時候,他們不但損失重大,而且還會懷念你。而實際上,當這些人真的把事情做好的時候,他突然發現自己莫名其妙地就增加了很多機會和空間,最后很多就不想走了。所以假如你的精力不太充沛,那你就一定不要消耗在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上,而是鉆到你喜歡的事情里面,就和玩兒游戲一樣,那恐怕是很多人精力最充沛的時候了。
因此,從第一個維度來講,你需要熱愛你做的事情,并深入地研究它,你的精力會慢慢好起來的。
從第二個維度來講,就是單位時間的效率。所謂效率,就是有結果的行為,沒有結果的行為就沒有效率,假如你單位時間內做的事情沒有生成結果,那么這段時間就浪費了。所以不管你做大事小事,一定要有階段成果。這個成果對你是有成就感和鼓勵作用的,如果沒有這個,那么你就會逐步喪失動力。
我的事情確實非常多,最大的副作用就是整個人的思維都基本碎片化了,經常容易忘記和混亂。處理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在處理一件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有了結果(節點)再進行第二件。這樣就會讓你形成多線程的處理方式,同時推進很多事情,也并行不悖。這就需要你有很強的判斷決策能力,哪怕錯的判斷也比不判斷要好很多,所以你必須學會做決定。做決策的能力是老板和員工的最大分別,而一個好員工最大的價值就是幫助老板決策。當你習慣了這種做事方式之后,不但你的效率會提高,你的價值也會提高。而假如你的判斷準確率還不錯的話,你就前途無量了。
不過更多人的問題是沒有那么多事好做,這就需要你有一個善于發散思考的腦子了,把一件事情做成很多件事情。在老板問一個餐館怎么樣的時候,就摸清楚所有的情況,包括房間特色、價位、飲食特色等各種細節,這樣在老板確實要去的時候,會非常滿意你的行為。而假如你再超前一步,就會提前準備好一些不錯的餐館的資料,在老板想要吃的時候,就已經給老板安排好了。把事情坐在老板吩咐之前,基本就做到打工的高級境界了。
當你真的開始這樣思考問題的時候,你會發現你有無窮無盡的問題需要處理,也許其中你思考的東西只有20%會被用到,但這20%就已經決定了你和其他人的差別。
所以,提升精力的本質其實不在于精力,而是在于你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方式。當你開始改變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方式之后,相信你的精力也會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