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思想越來越輕盈的時代,人們越來越喜歡脫去沉重的物欲享受,像卡爾維諾尋找講求故事中獲得輕逸的那般輕松地一躍,進入敘事的天堂,抵達精神世界的彼岸,獲得生命體驗和想象創造的虛擬空間,享受精神自由飛翔的感覺。
這可能就是人類追求超越物質世界,行走在它的邊緣地帶全部快樂。在人類逐步向輕物質化文明轉變和選擇非物質主義標志進步發展過程之中,似乎看到物質世界的盡頭,除了破碎的自然和被摧毀生態世界,文明陷落在地球生命結束的未來。
在物質世界的邊緣地帶和盡頭,人類只有從破敗的生態世界里,重新創造風花雪月,良辰美景,透明迷人詩境以及渴望的美好幸福境界,恢復即有生命里對自然尊重與愛,尋找回人類原初社會與生態和諧關系。
因為生態萬物融為生命整體感覺,使全球生態之網結為一體。我們的精神與肉體被放大或植入到整個自然體系,人類作為其全球生態身體敏感器官,我們的語言和文化構建了整個大自然精神表象,它吸納了大自然飽滿精氣神,透過我們的智慧與力量,滿足萬物生命升華需要道德倫理。
事實證明,:人類完全可以拋下沉重的物質之身,帶給物質世界朦朧的邊緣生態文化的創造力,人類社會作為物種所創造的所有文明成就,不僅可以用較少物質資源創造發達的文明,也可以把文明精神創造的自由建構更少物質消耗基礎之上。
因此人類社會自身發展完全可以減少自然資源消耗,在保護萬物的過程中,也顯現出地球上所有自然萬物的意志美麗。如此,人類才可在物質世界的邊緣地帶尋找到生態的希望,在保護地球地責任中才可能像海德格爾所言,越黑暗的地方,越是危險的地方,就越可能有光亮,越隱藏著拯救世界的希望!
拋下沉重的物質之后,與其它生態萬物融為一體,這是生態主義的來自天堂的快樂!它同時宣告了:精神自由離開物質之后本可以附著另外一種非物質化狀態達到世界邊緣升華與發展,呈現出前所未有文明形態轉向而綻放的艷麗花朵。
這是人類行走在物質世界的邊緣地帶,探尋世界存在著無限可能事實和途徑。世界環境史證明,凡有過輝煌文明古國,都有過缺少物質化而創造出不朽文化和文明的歷史。
在世界物質邊緣中行走,人類再次經歷精神文化生態化自由創造力轉向新階段,它凸顯為包涵從宗教、科學、技術、藝術達到全面生態化自由的狀態,超越出依附沉重物質命運傾向,而像自由生態主義者默里.布克金提倡那樣:人類應該放棄對自然的控制,學會以自然的方式與萬物相處。在探索生態民主中重新學會創造不過多的依賴物質的文明實踐中,或者說較少使用自然資源的建設生態社會。
使我們重新學會與萬物相處親屬關系,在未來歲月里,將它們稱作我們人類的最為親密的兄弟姐妹。
可是,在人類豐腴精神文化必然附屬的物質主義財富發展的今天,人們己無法解釋與超越人類面臨新的困境。人類行走在物質世界盡頭,地球生命將隨著人類社會加速發展而完全毀滅。
在凡事物都以重量、規模、占有和消耗為特征的物質世界上,只有通過擁有和使用、破壞和摧毀、循環和再生、能量消耗和礦物儲存物質世界財富,才顯出了人類征服世界的智慧,才顯出超越物質世界的自由。
這就造成了地球氶生態載力日益下降,被人類更多的損壞,陷入疲憊不堪培地而加劇惡化狀態,環境保護缺乏的社會過早地顯現出文明的衰敗跡象。現代性以不可逆轉勢頭表明:工業革命凸顯出對地球物質財富依賴不可持續狀態。
目前的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冰川消融、土地沙漠化、臭氧層空洞、水和空氣污染、森林退化等等,都從生態危機中表明,地球即將再次進入冰凍期,地球與人類同步進入或結束茂盛發展期,在不遠的將來,人類與地球永遠歸于寂靜。
或許我們己經走到了世界物質的盡頭,回首環境歷史和人類文明發展進程,沒有一個時代會有如此強大科技力量改變著世界地質結構,地球自然面貌,毀壞著人類生態基礎。
站在物質世界盡頭,我們為過多、過快損壞地球不斷地反思人類文明方向,我們是否真的走錯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