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小兒在幼兒園學會了圍棋,在開初階段戰勝他可愛的媽媽后,氣勢逼人地提出要與我決一勝負。堂堂七尺男兒,豈懼一小P孩挑戰?
雖向來對圍棋望而生畏,但為了維護父親的尊嚴,迅速百度掌握了MAKE(Minimal Actionable Knowledge &Experience)后,即時開局對戰,于是每天響起一片叫囂的“斷連沖”“打吃”“雙打吃”“撞墻”“吃你大龍”…不亦樂乎!
為了配合練習,通常會明顯地為大龍形成一眼(只有一口氣),于是小兒不斷地窮追猛打想要封殺我大龍,當真的危機關頭,迅速將潛在的一口氣補上,雙眼則活,氣得他在大喊失策,每每以此為樂。
突然有一天他問“為什么一條龍雙眼兩口氣就能活呀?”“因為你將一眼堵死后,我還有一眼保留一口氣,這就是圍棋的雙眼可活的基本原則了,也就是東方不亮西方亮,或者叫失之東隅收入桑隅…”
【2】
老鐵,姓朱,湖南人,大學室友,剛入學以“睡在上鋪,哐當掉下來,一聲不吭爬起繼續睡”而贏利大家的關注。
因為我們的專業是市場營銷,每天討論著“你知道可口可樂嗎?既然可口可樂這么有名,那為什么它還要繼續打廣告呢?”“你知道超市的電梯左上右下和 右上左下 對銷售是不一樣的嗎?”….(這可真不是扯談)
大三有機會選擇第二專業發展,老鐵一舉選擇了《機械工程》專業,別問我這專業學的是啥(因為我也不懂),但接下來兩個學年,幾乎除了將調好的鬧鐘扔到床底被迫而起時相互叫聲“你好”,及當宿舍阿姨大喊“關燈啦”關了電腦不得不睡覺前說聲“晚安”,其它的時間,幾乎沒怎么碰面。
畢業后,就業于某家全球優秀的視覺專家公司,此公司對于銷售工程師的要求是,除了營銷還需要懂得機械。老鐵說他有六套襯衣西褲,早上8:30到晚上20:30高效率工作, 到家衣服一扔,跳步沖涼睡覺,滿滿工作五天,然后周六送到洗衣店,一次性解決全周的衣服堆積問題。
后立足視覺行業,自行創業,配套某上市公司供貨給富士康,恰逢蘋果市場大熱,各類人工智能及自動化生產不斷上線,帶來了業績的爆發。“他絕對是白手起家,現在的現金款項是按百萬為單位的了”(對的,不是在講固定資產房子類的,而是單單現金就有N百萬)。
“除了營銷,我還懂機械,后來自學編程,將機械和編程形成產品,這是我創業的雙核心競爭力”。老鐵的機械工程無疑是他的另一眼。
【3】
珠海與拱北接壤之處,為口岸廣場。地下有三層,一層為商業經營,兩層為地下停車,但據說,其中地下經營商鋪有1/3為一個老板所有。
大家肯定會說,此老板肯定是某高官背后,或高干子弟,要么最差也是關系戶。但現實卻是,此老板為地地道道的“賣牛雜”小店的老板。
想當年,此老板的牛雜生意紅火,每個月將掙到錢存下來,存得差不多就買地,只買當時與澳門接壤的那一片還是沼澤無人問津的土地。(你看,你在存錢的時候,人家就已經在存地了)
隨著改某開放深入,中國崛起,澳門的計劃回歸,將那一片土地化為口岸。于是現在我們常在幻想“哇塞,那一片土地中如果當年我買下來就發財了”,嗯,是發財了。
所以,牛雜老板,除了本身吃喝依賴的牛雜,拓展出了“買地投資”這另一眼,于是活得滋潤非常。
【4】
前段時間大熱的“躲不過的中年危機”,源自于“一個哥們34歲被辭退,之前月收入3萬多還有獎金,家里剛買的房,媳婦不工作,因為生老二還買了學區房,而辭退后現金斷流,馬上陷入了各種財務危機。”,
有人會狠狠地高大上地說,不努力就應該被淘汰,“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事實上,主要原因是現在的技術更新速度太快:一個35歲的中年人,經歷過C語言,甚至還寫過DOS,但現在拿出來就是IOS或安卓,35歲并不比剛畢業的25歲積累得更有優勢。
所以,這已經不是一個資歷越老越值錢的時代,中年人被青年人打敗已經越來越成為常態。
腦力勞動者如此,體力勞動者更甚,當因為人工攀升,全自動機器生產大量投入使用,產線坐拉的中年打工者,也唯有被踢出局的命運,這一切已經正在發生。
而當這一切正在發生時,我們更需要“雙眼可活”的策略。
【5】
-你知道貨幣基金(余額寶)的存款收益比銀行定存還要高嗎?
-你知道指數基金,是股神巴菲特的指定的投資理財產品嗎?
-你知道購買紅利/ 返還/兩全保險,都不如自己將多出來部份的款進行國債投資嗎?
-你知道國債逆回購,就那么把握幾次機會收益都已經不低于全年定存的收益了嗎?
….
舉例:關于指數基金,假定月度定存2000塊,指數基金在過往平均年化收益為12%,按經濟周期10年一循環,那么我們按月定存10年,將會是多少錢?
常規:2000元*12個月*10年=24萬元;(如果定期,利息自己計算)
定投:2000元*12個月*(1+12%)10次方 = 42萬(哇塞,是不是比你想象中多很多呢),
如果定投20年呢,2000元*12個月*(1+12%)15次方 =172萬 (靠,有沒這么多呀)
反正我存了15年社保從來沒想過有啥收益和回報,看來這個定投還是挺牛的了,怪不得巴菲特認可。
是的,人到中年,除了我們對本職工作這一眼的努力打拼外,我覺得必須建立另一眼“投資理財”,更準確地來說是“資產配置”。有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資產配置,將會讓你擁有相對穩定的“資產性收益”,可以實現“睡后收入”(俗稱躺賺)。
去哪里了解理財?實在是太多了。
推薦兩個目前較熱的:簡七理財或 長投學堂, 都是不錯的學習地方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