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了一篇《山野之秋》發(fā)在簡書,有一個文友說“文風有點李娟的感覺”。我很孤陋寡聞,沒看過李娟的書,竟然大言不慚地說:“加油,超過她”。
不過我也趕緊找了她的書來看,選了她早期(2010年)出版的一本《阿勒泰的角落》,和去年(2017年)出版的一本《遙遠的向日葵地》。這一看,真慚愧呀,她31歲就出版成書了,文筆清新質(zhì)樸。我40歲才開始寫,寫得粗曠而拙劣,這幾年雖然有點進步,但是基礎(chǔ)太差了,我得一輩子去追。
李娟有時跟隨建設(shè)兵團的母親生活在新疆阿勒泰地區(qū),她的文字記錄當?shù)毓_克族的風土人情。先看第一本,剛看第一篇《一個普通人》就非常喜歡,非常樸實的事,非常樸實的記述,短短兩頁紙就讓人了解到當?shù)赜文辽畹牟环€(wěn)定,但是游牧人民有信仰,在這不穩(wěn)定中堅守信用,簽下一個名字就不折不扣不賴賬。喜歡她,喜歡她寫的人寫的事寫的地理環(huán)境、自然風景……
然后一直看下去,當看到《我們的裁縫店》時,我突然想起三毛的撒哈拉。三毛在撒哈拉的鄰居借她的衣借她的鞋,聽說有牙刷這種東西時竟然要借她的牙刷,什么都要借,就差借她的荷西了。她無可奈何著,卻寬容著忍耐著憐惜著喜愛著。而在《我們的裁縫店》里,李娟寫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各樣的事,這些人和事與我們內(nèi)地不同。筆調(diào)同樣是輕松幽默,很有些無奈又喜愛著。
因生活環(huán)境不同及繁重的勞動和單一的飲食,當?shù)厝颂厥怏w型多:“胸寬肩窄的、腰粗臀細的、凸肚的、駝背的、斜肩的……也只有量身定做的衣服才能穿得平展”,非常形象。當?shù)馗把绲亩Y物一般是一塊布料裹一些食品,“一塊布就這樣被一輪一輪地送來送去,在偏遠狹小的喀吾圖寂靜流轉(zhuǎn)。好幾次被送還自己家,又好幾次再轉(zhuǎn)送出去”,很多事是不是也一樣的循環(huán)往復?牧民因為騎馬跨馬,褲子要做得長,因為手往前扯韁繩,衣袖也要長;而農(nóng)民干活要利索則衣褲都要短。這真是隨處都有因地制宜啊。哈薩克女人總有繁忙的家務但還是很窮,卻也一樣愛美,想做條裙子就拿三只雞來換,但是公公小氣不能讓公公知道啦,本以為有50只100只雞,結(jié)果“七只雞少了三只,你公公還看不出來?……當?shù)啬腥瞬贿^問家務,已經(jīng)嚴重到了這種地步。”
在茫茫戈壁中很小的一個小鎮(zhèn)子里,當?shù)厝说纳畲蠖际谴种Υ笕~。李娟家卻養(yǎng)了幾盆花,竟然還養(yǎng)了金魚。當?shù)厝藳]見過真正的金魚,“這樣的精靈實在是這偏遠荒寒地帶最不可思議的夢一樣的尤物——清潔的水和清潔的美艷在清潔的玻璃缸里曼妙地晃動、閃爍,透明的尾翼和雙鰭像是透明的幾抹色彩,緩緩暈染在水中,張開、收攏,攜著音樂一般……而窗外風沙正厲,黃浪滾滾,天地間滿是強硬和煩躁……這樣,等他們回過神來,回頭再談價錢,口氣往往會軟下去許多。”這一缸金魚混雜在小小的擁擠的裁縫店里,那么的突兀那么的驚艷,如生活的茍且里,突顯出一點點詩與遠方,讓所有人都柔軟下來。這詩與遠方是可以創(chuàng)造出來的,雖然不易,仍然可以堅持,一直隨他們游牧奔波。
《阿勒泰的角落》里,李娟就這樣記述著中國西北的最偏遠地區(qū),有荒涼有美景,有艱苦有樂趣,那里的人們都善良都樸實又熱情奔放又隨性自在不拘小節(jié),有怪癖也有怪脾氣,但是絕對沒有小心眼。李娟寫當?shù)厝艘矊懽约海瑢懽约荷僖恍菍懸恍┧妓鳎谶@美麗的大自然中對天、地、人的一些思索。“酒實在太神奇了,溫和的糧食和溫和的水,通過了一番什么樣的變化呢?最終竟成了如此強烈不安的液體……當我們一日三餐,吃著這些糧食,喝著這些水,溫和地日滋夜補……當我們一日日老去…蹣跚地走,神智也漸漸模糊……人的一生,莫非也是一場緩慢的酗酒過程?突然想到一個詞:殊途同歸”。
《遙遠的向日葵地》,是李娟的媽媽在漫漫荒野中承包的一塊地里種植向日葵,艱難卻堅韌。李娟在這本書里主要講自己的家人,養(yǎng)的各種動物,他們在向日葵地里的勞作,勞作中碰到的各種天災……這本書比較第一本,內(nèi)容比較集中,圍繞的是向日葵地的前前后后左左右右,應該說講的困難更多,生存環(huán)境更惡劣,但是筆調(diào)卻更輕松,以一種調(diào)侃的語氣,把艱難帶過,有時給人一種心酸心疼,也有時給人一種力量,一種堅韌不拔。而作者擔憂著又無奈著人對自然的破壞,同時對周圍的大地及一切的動物與植物有著寬容與悲憫。
向日葵地被鵝喉羚啃了三次,媽媽就種了四次,“所謂‘希望’,就是付出努力有可能比完全放棄強一點點”。“說起來,鵝喉羚也很可憐。它們只是為饑餓所驅(qū)。對它們來說,大地沒有邊界,大地上的產(chǎn)物也沒有所屬”。
她和媽媽決定種地,她們的生活都改變了。“可是大地永不改變。豐沃的森林不應該被砍伐毀滅,貧瘠干涸之地也不應被強行墾耕或綠化。人的命運和自然的命運截然相反。”
李娟很謙虛,她說“如果說其中也有幾篇漂亮文字,那倒不是我寫得有多好,而是出于我所描述的對象自身的美好。哪怕到了今天,我也仍然只是攀附著強大事物才得以存在。但是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夠強大起來。”
能發(fā)現(xiàn)美好,能表達出美好,能給讀者以美好,就是寫作者最大的收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