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圖片 | 安東尼公眾號(ID:idrinkbeer),微博,網頁
在武漢回杭州的動車上,看《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綠》,里面有一段話:
看著微博上大家催新書的留言 還有發的和綠色有關的照片 我在想 十多年 你們已經變成了什么樣子了呢 如果這么多年下來 又買了《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這本書 想必你變化也不大吧 只是從二十歲左右的年輕氣盛 成為三十左右的寵辱不驚了吧 這么多年的陪伴下來 我衷心地希望你們好
看著照片里的自己 不再是二十出頭的容顏了 有的時候會失落 想年輕回去 更多的時候 想想發生的事情 身邊的人 覺得時光沒有虧待我 想好好活 也想對身邊的人再好一點
基于這些,我想說一些關于安東尼的書陪伴在身邊的故事,不多不少,正好十年了。
高中的時候,最世文化出版的書超級火,當時班上有一大群女學生都是迷妹,每個月出刊的《最小說》,十元一本,班上有人買了就輪流換著看,最后到自己手上的時候基本都會是脫頁的狀態,即使是這樣也不會影響大家喜歡的心情,長期之后寫作文的風格就有點“夢花落知多少”的味道。后來,校級作文比賽或者市級作文比賽的時候,我的風格更甚了。
高中的時候,會將喜歡的句子記錄在摘抄本上,第一次知道安東尼是因為他沒有標點符號的文章風格,不知道怎樣去界定,總之有點小俏皮。
大學,有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也花了更多的時間是了解安東尼。
當時他在墨爾本讀大學,講述的都是他在學校的故事,遇見的人,初次到達一個地方的心情以及漸漸的適應期。
好像,彼此在不同的國度,平行時空里過著自己的生活。
這段時間,《這些都是你給我的愛》,《云治》,《陪·橙》,《陪·紅》都相繼出版,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他,那時還沒有社交軟件沒有現在這樣普遍,微博是主要的交流場所。得因如此,認識了很多有共同信念和興趣的伙伴,在年少最好的階段,擁有了很多很多深刻的回憶。
2014年,《陪·黃》出版,當時正好是西部計劃志愿者,在山區服務一年,就是因為那一年決定了我以后要走的路。
那幾年,他有很多的簽售會,很多人可以近距離的看他,跟他說你好,謝謝;他學會了做很多好吃的東西,學會與喜歡的人分享,假期會和朋友一起出去浪,通過他的文字,我知道了他很多朋友的名字。他講他開車的經歷,講澳洲的天氣,他喜歡跟人分享喜歡的東西,因為覺得如果朋友也喜歡的話,那樣就可以獲得雙倍的喜悅。
你看,這么多年,我還是能夠記得一些片段。
寫真集《爾本》出來的時候,離考研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那段時間真的可以用昏天暗地來進行概括,每天除了吃飯就是學習,但是那段時間是過往歲月中最為充實的一段時間,因為方向明確,有自己的目標,遇神殺神遇佛殺佛的架勢,即使是現在我也依舊會佩服那時的自己。
這本寫真集照片比任何時候都要多,也正好體現著所謂寫真集的定義,文字還是他自己的風格,看起來就像是與朋友與坐在一起拉家常,就像過去一樣。
他的書真的是我每次出行必須帶在身邊的所需物,地位類似于充電寶。即使沒有看,也會帶著,是一種安全感的象征。
這幾年,在墨爾本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去了很多想去的地方,《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被搬上了大熒幕,他很喜歡周迅,電影的主題曲由陳奕迅演唱;去了倫敦,又認識了很多陌生人然后和他們成為了好朋友,學習插畫和陶藝,成立了自己的內衣品牌。看,多棒啊!
好像這幾年自己的日子比普通的生活方式多一點趣味。考上研究生之后讀的是喜歡的新聞傳播學,雖然沒有走上媒體這條路但是做的事情是一直所想要去做的,工資不是很高但工作中給予我的成長比任何時候都多,每天都可以看到這個社會的變化,不管是好的還是糟糕的,只要是最終的方向是往前走,就已經很好了。
當時去韓國做交換生的時候,帶了很多書過去,語言不通的地方做什么事情都無力,但幸好適應得很好;去首爾坐地鐵不會迷路,去濟州島也能很好的寫攻略,去釜山看演唱會真的是一個很好的體驗,那段時間之于我來說不僅是一種閱歷,更豐富著我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所以不管過去多久,都會由衷感謝。
生活都是在慢慢過,人都是在慢慢相愛。
今年《陪·綠》出版了。距離上一版跨度有點大,我想在這期間肯定是經歷了很多的故事。
看到你過得比以前任何時候都好,真心的覺得替你感到開始。
Anthony,在拉丁語中是無價的意思,這是我百度來的,但是覺得與你來說很貼合。很多人在剛剛開始認識你的時候,那時你的標簽還是“治愈系”作家,我不知道在之前有多少人用過這個標簽,但是在之后用過的人也不計其數,對一個人進行標簽化多多少少有點設置框架的感覺,會讓人形成刻板印象。你就是你,為什么要活在別人的認知里。
按照彩虹書系來說,后面還有《青》《藍》《紫》,或者更多。我想,很多像我這樣普通而又喜歡你很多年的人肯定很多很多很多,他們以各自獨有的方式默默的陪你走過了七年,九年,甚至十年,有的依舊單身,有的已成家立業,有的也許還是象牙塔內,但是不管是何種模樣,大概都會一直熱愛生活,熱愛周遭的一切,也會遇見瓶頸期,遭遇困難,但是那又怎樣?
“有時候陽光很好,有時候陽光很暗,這就是生活啊。”
我會永遠記得這個畫面,坐在大學寢室里,邊看《云治》邊做筆記的場景。
年少時的碎碎念,都成了歲月里的箴言。
愿你們,我們,以及他們,一切都喜樂康平。